灰树花胞外多糖(GFP)的降血糖活性检测
鲁梅芳1金玉妍1田露2
(1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300457)
(2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
【中图分类号】R97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37-02
【摘要】灰树花胞外多糖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的功能,并且具有无毒副作用、不易反弹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灰树花胞外多糖降低血糖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灰树花胞外多糖的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以及对机体脏器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降血糖活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1仪器与材料
灰树花胞外多糖由本实验室自制。
昆明种小白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试验中用到的试剂均为分析纯,药品购自Sigma试剂公司。
2方法
2.1模型小鼠的建立
小鼠禁食16h后以200mg/kg.w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1h后恢复饮食。72h后再禁食2h断尾采血,血糖浓度大于11.1mmol/L即造模成功。
2.2动物分组和处理
Ⅰ期: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拜糖平)、GFP低剂量组(30mg/kg.w)、中剂量组(100mg/kg.w)、高剂量组(300mg/kg.w)。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以300mg/kg.w灌胃拜糖平。
Ⅱ期试验:4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糖组、阳性对照组。当给药小鼠的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后,再以最佳剂量的一半灌胃7天,照此连续三次减量灌胃后开始停药,停药两周后测定小鼠血糖。
2.3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测定指标:血糖、糖耐量。
糖耐量曲线下面积=0.5×空腹血糖值+30min血糖值+1.
5×60min血糖值+120min血糖值。
血糖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2.4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肾脏指数的测定
计算方法:脏器指数=器官重量(mg)/体重(g)。
2.5数据统计学处理
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整性检验,然后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数据及数据间差异显著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d表示。
3结果
3.1Ⅰ期实验结果
3.1.1小鼠血糖变化
实验开始时,正常组、模型组和三个给药组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3d,腹腔注射四氧嘧啶使模型组小鼠血糖值急速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成功。经过GFP灌胃,给药组小鼠血糖均降低,高剂量组有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对小鼠的血糖下降百分率为74.5%,说明GFP对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作用,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3.1.2小鼠糖耐量变化
模型小鼠注射葡萄样溶液后,30min后血糖达到最高值,此后血糖值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模型组的小鼠表现为糖耐量降低的特征;GFP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血糖均在30min时达到峰值,但是此后血糖逐步降低,在2h后基本达到正常范围内,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表明灰树花多糖可能对胰岛B细胞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
3.1.3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测定
测定结果表明:模型小鼠胸腺指数明显下降,与空白组小鼠胸腺指数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GFP灌胃后,胸腺指数有所提高,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GFP多糖对患病小鼠的胸腺有一定保护作用。
模型小鼠脾指数明显增大,与空白组小鼠脾指数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GFP灌胃后,脾指数有所提高,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GFP多糖对患病小鼠的脾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3.2Ⅱ期实验结果
3.2.1小鼠血糖的变化
Ⅱ期实验与Ⅰ期实验结果相近,在28天的周期范围内,多糖组小鼠血糖下降明显,与阳性对照组小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经过150mg/kg.w灌胃7天、100mg/kg.w灌胃7天和30mg/kg.w灌胃7天后,阳性对照组小鼠血糖开始回升,而多糖组小鼠血糖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停药2周以后,阳性对照组小鼠血糖进一步回升,均高于
11.1mmol/L,但多糖组小鼠血糖却低于11.1mmol/L。这说明多糖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促使机体调节自身代谢,维持正常血糖。
3.2.2小鼠肾脏指数测定
模型小鼠肾脏相对重量与空白小鼠相比明显增大,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灌胃60天后,阳性对照组小鼠肾脏肥大指数有所降低,而多糖组小鼠的肾脏明显变小,由此说明,GF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模型小鼠肾脏的肥大,从而改善模型小鼠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4讨论
灰树花胞外多糖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的功能,并且具有无毒副作用、不易反弹的良好效果。本文对其降血糖活性的研究尚停留在效果的验证和剂量的比较上,对于机理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参考文献
[1]邢增涛.灰树花多糖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1,6(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