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要想写好文章,必须在构思上下功夫,首先必须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其次要有新颖、独特的选材,第三要合情合理,最后还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经典著作。
【关键词】学生;作文;巧妙构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2-0035-02
传说有过这么样一个故事:一次绘画比赛,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许多应试者画了满地缤纷的落花,落花上一个扬鞭跃马的人神采飘逸,意气风发,花、马、人均可谓惟妙惟肖。但奇怪的是,最后独占鳌头的,却是一幅画面上无一朵花,仅有一匹马和几只绕着马蹄飞舞的蝴蝶的画。究其所以得奖的原因,在于其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通过联想,把“香”字曲折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作文亦是如此,忌讳平直、落俗套、雷同的构思,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要要求学生独辟蹊径,在构思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比如写春风的诗,自古以来,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可总有人能写出新意。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自不必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就是宋代王禹稱的《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又何尝不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呢!春风本是吹绽蓓蕾、吹放百花的,这里却成了摧残群芳的反面形象,但正是通过这样新颖的构思,才让人感觉春意之浓:不但桃杏争春,就是春风和鸣莺,也都在争春。如果我们学生在作文时,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则洋洋洒洒、光彩照人的文章焉会写不出来?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篇看图作文(节选),这是一位中学生写的。漫画的题目叫“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画面上是一只做过整形手术的右手,但医生截去的不是六指(枝指)而是大拇指。(见图)这位中学生见图起意,写了下面的文字。
拇指被齐根斩掉。拇指、枝指,形态何其悬殊,错截,还美其名曰“整形”,真是欲盖弥彰,岂一个“误”字了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这简直是虐杀!再想下去,这拇指可是关键一指,倚天一柱!面对这无言的创面,我们不禁想到风波亭上岳武穆、德胜门边袁督师、菜市口前六君子、古轩亭口秋竟雄;面对这无血的伤口,我们还会想到吴晗、邓拓、傅雷、老舍、少奇主席、彭大将军——想到我们民族首屈一指人物的历史悲剧!面对这无言的创面,我们不禁想到王安石变法废弃的奏折、天京城堞冲天的火光、莫高窟内断头的佛像、民族实业残败的厂房!面对这无血的伤口,我们还会想到被推倒的古长城、被污染的清江水、被滥伐后的红松林、被吃喝掉的教育款——想到我们民族首屈一指大事的坎坷历程!
一只残手,简直就是我们民族一切苦难和艰难的耻辱柱石!
如果仅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看,漫画似乎在批评一种不负责任、马虎大意的医疗作风,呼吁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敬业精神。而本文作者却以拇指被“齐根截掉”为联想的起点,由“关键一指”“倚天一柱”被虐杀,联想到“我们民族首屈一指人物的历史悲剧”,联想到“我们民族首屈一指大事的坎坷历程”。这一联想合理而新颖。因为在汉语中,大拇指又名“擘”,而“巨擘”一词即“大拇指”,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因有这样独特的不落窠臼的构思,所以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就有一种不同凡响、振聋发聩的感觉。
再有,教师还要要求学生作文时注意选材上的新颖、独特,最好选择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素材,并且敢于突破“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式,逆向思考,反其道而行之。宋诗人杨万里曾在《诚斋诗话》中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所谓“翻案”就是寻找新的思维空间,新的突破口。不是说“近墨者黑”吗?但对于“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来说,“近墨者”不“黑”。不是说“开卷有益”吗?但在垃圾信息、垃圾书籍充斥人们耳目的今天,“开卷”未必“有益”。不是说“知足者长乐”吗?但在进取者看来,“知不足者长乐”。“知足长乐”反倒是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表现。不是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吗?但良药不苦口,岂不更好?不是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吗?但如果做人的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忠言顺耳,效果岂不更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学生在下笔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再拿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来说。历来人们写泰山,多是写观日出、瞻古迹,而李健吾先生却别开生面,以不落窠臼的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色彩斑斓、跌宕生姿的泰山烟雨图。
接着,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构思巧妙,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凭空杜撰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读了使人感到荒诞、离奇、不可理解。吴承恩的《西游记》家喻户晓,它虽是神话小说,写人写鬼写神写妖,构思上天马行空,飘逸不群,但也没有随意而为。比如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其性格特点与猪类似,如果吴承恩把猪八戒写成武功高强、身轻如燕、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式的人物,我们就会觉得荒唐、不合逻辑。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构思历来为人所称道,就在于其结尾虽出人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究其根本,就是作者已在小说的前面部分埋下了伏笔,作了铺垫。我们掩卷读罢,不会觉得其是生搬硬套、荒诞不经,只会大叹作者匠心独运、鬼斧神工。
最后,教师希望学生作文时有精巧的构思,还必须要求他们大量阅读经典著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是,方能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