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乡土历史教学激活爱国主义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结合乡土历史教学激活爱国主义教育

钟素方

关键词:乡土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情感;民族文化

乡土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则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但是,爱国主义感情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能够培养起来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生动、有力的事实,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热爱祖国的激情油然而生,并且日渐加深。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有利于巩固课程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史能力,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乡土史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征,将“爱国”具体化、深刻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家族的地位是崇高的,个人首先是家的一员,然后才扩展到是社会、国家的成员。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学生对乡土历史都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辉煌,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杰出人士涌现,都保留有先民的遗迹,流传着历史掌故。充分利用这些乡土史资料既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历史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创造和实践能力,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可以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出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每个民族都会十分注重自己的文化传承,历史教育是一种有效手段。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可以讲述乡土历史教材中维护人格尊严和不屈不挠抵御外辱的英雄事迹。本乡本土的能工巧匠、文化名人所创造的光辉的科技文化成果也可以通过参观寻访,令学生如数家珍。这些内容的学习,会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学生的心中潜滋暗长,其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是空洞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学生热爱、建设祖国的热情,往往会寄托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之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运用好乡土史教育这一有力工具,引导青少年学生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同家乡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激发、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清代赣州被冷落百年,工业落后更是被人冷眼相看。但近年来,赣州日新月异,最佳的人居环境、工业的崛起、各种人文实施的完善……通过这兴衰历程的教学,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赣州的发展,怎能不促进他们树立为家乡建立美好的明天和振兴中华的志向。由此启发学生立足家乡,放眼全国,胸怀世界。

新闻学上有一条规律,离我们越近的事件,往往最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历史也是如此,合理利用身边的乡土历史资源,更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爱国热情。赣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革命传统,众多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把当地的乡土历史资源融入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赣州有南士街出来的南宋状元——池梦鲤;陆游最敬重的老师——曾几;与苏东坡秉烛夜话的——阳孝本;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一代名相的举荐者—陈恕;客家先贤——李宜青;戊变法的重要理论家——陈炽;清初誉满全国的散文家——魏禧;“血溅朝衣”的一代豪杰——黄德温;南宋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陈三枪;一代名医——萧九贤;赣南名门“四曾”的开创人物——曾准;江西山水画派的开派画家——罗牧。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历史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仅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名人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有条件时,笔者还带学生去参观名人故居、历史纪念馆等。参观后再进行集中讨论,并将赣州的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中进行分析,感受历史,以点带面。只有看清历史潮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我们都知道,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加里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了解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每一个人都热恋自己的家乡,学生对本乡本土的历史人物、事迹、文物遗址多少有些了解。讲授历史时联系他们从小耳闻目睹的乡土历史,会使学生感到温暖,产生对家乡的自豪与荣耀,从而激起对祖国的热爱。利用具体而切身的乡土历史资源,从而让学生升华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参考文献:

[1]叶小兵.历史教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夏子贤.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4]周晓光.历史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5]周方才.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义中学3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