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贺健

贺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都江堰611830)

【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冲服利巴韦林颗粒10~15mg/kg.d,一日服3~4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23/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巴韦林喜炎平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由A组柯萨奇病毒引起,常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1]。目前该病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常规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并辅以抗生素治疗,但起效缓慢,患儿住院时间较长,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2008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我科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年龄4.59±0.38岁。62例患儿中,有41例患儿以发热首诊、21例患儿以哭闹、拒食、惊厥为首诊。整个病程中共有53例患儿出现发热,其中体温为37.3~38℃者23例、38.1~39℃17例、超过39.1℃13例,体温最高者甚至达到41.3℃。发热持续时间为1~6d,平均为3.72±0.48d,热型不定。另有7例伴咳嗽、6例伴腹泻、5例伴四肢疼痛。体格检查:可见患儿咽部充血,并在咽弓、软腭前后弓、咽峡部、悬雍垂的黏膜上查见数个至数十个灰白色小疱疹,1~2天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升高者21例,均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心肌酶谱检查,8例患儿升高。6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比、年龄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病例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3]:①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②病程≥7d;③年龄大于3个月、小于12岁;④近2周内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⑤患儿监护人同意本治疗方案,并填写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儿伴有先天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有严重心、脑血管病史者;②对利巴韦林及喜炎平药物过敏者;③年龄在3个月以下、12岁以上者;④患儿监护人不同意本治疗方案者。

1.3治疗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7d为一个治疗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1基础治疗:两组治疗方式相同,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保持口腔卫生、清洁,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对伴有发热及白细胞数增高的患儿,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1.3.2对照组:按体重10~15mg/kg每日冲服利巴韦林颗粒(通用名:新博林,生产厂家: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3508),一日服3~4次。

1.3.3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喜炎平(生产厂家: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249)0.2~0.4ml/(kg.d),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每日一次。

1.4疗效评价

根据患儿退热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是指患儿在用药后24h内体温降至正常,用药3日后咽部疱疹及溃疡消失;有效是指患儿用药24~48h后,体温降至正常,用药5日后咽部疱疹及小溃疡消失;无效是指患儿在用药48h后体温仍未降至正常,用药5日后咽部疱疹及溃疡未消失甚至反而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见表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例)

注: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相对比,P<0.05。

2.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对照组有1例患儿出现一过性的白细胞数降低,2例患儿出现腹泻,停药后缓解。观察组1例患儿出现轻微腹痛,1例出现腹泻,均可耐受,无静脉炎发生。

表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例)

注:两组总不良反应例数相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3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儿童期的特殊发热性自限性疾病。起病急骤,该病的临床特征常表现为高热伴咽痛、厌食、流涎、头痛、并常伴有颈部以及四肢疼痛。婴幼儿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常常会伴发呕吐及惊厥[4]。体检可发现在患儿起病的2天内口腔粘膜出现数个至数十个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多分散存在,主要分布于扁桃体前部、咽后壁等处。1~2天后疱疹破溃变为黄色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溃疡多在1~5日内愈合[5]。

疱疹性咽峡炎多由A组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病毒通过阻止细胞核酸、蛋白质合成,导致机体功能紊乱,造成细胞病损而导致病理反应发生。目前,临床应用的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较少,且抗病毒药物毒性一般均较大,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发现困难[6]。利巴韦林颗粒作为一种新型强效的抗病毒药物能迅速进入细胞,竞争性抑制病毒诱导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阻断肌苷酸变为鸟苷酸,从而达到最终阻断病毒的复制的目的,并与其它抗病毒药无交叉耐药性。利巴韦林颗粒制剂,便于及时用药,缩短病程;药物的口味香甜,良药不苦口,患儿乐意服用,治疗的依从性好[7]。

喜炎平注射液是从穿心莲全叶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是市场上唯一一个获得化合物组合物发明专利的中药注射液。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复制时DNA与蛋白质的结合位点,阻断病毒DNA复制,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病毒的作用[8,9]。喜炎平是单方制剂,成分明确,在制备过程中未添加任何辅料,规避了其它同类中药注射剂添加了辅料所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具有良好的消炎、抗病毒、镇咳以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我们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3.55%,治疗过程中只出现1例出现轻微腹痛和1例腹泻,但均可耐受,无静脉炎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65.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7.

[3]汝南,钱渊,邓洁.北京市儿童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l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有关[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0):1004-1008.

[4]魏璐雪.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8):4591.

[5]李艳梅,王雪梅.喜炎平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31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2):118-119.

[6]王华芳,郦建娣,赵小芳.利巴韦林气雾刺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6):494-495.

[7]谭春迎.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91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2009,1(16):522.

[8]李金玲,刘洪.鱼腥草注射液配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30l-302.

[9]边明.炎琥宁冻干二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0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6,2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