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虚拟架对楔状缺损患牙接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6
/ 1

应用虚拟架对楔状缺损患牙接触的研究

聂晶晶

(南京市口腔医院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测量楔状缺损患牙的接触,探究因素与楔状缺损形成的关系。方法:从30例受检者中选取30颗口内单象限内单颗楔状缺损患牙和30颗同名未患楔状缺损牙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直接接触测量法及虚拟架分析受检牙干扰的分布。结果:实验组患牙的工作侧干扰牙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内单象限内单颗牙楔状缺损的发生与干扰有关。

【关键词】楔状缺损;虚拟架;工作侧干扰;接触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135-02

因素在楔状缺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已经逐渐被学者们所认同[1]。但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则较少,且大部分是仅对静态正中进行研究。本文目的是对楔状缺损患牙的动态接触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0月于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楔状缺损患者及本院研究生及进修生志愿者30人,年龄25~50岁。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口内单颌有单颗楔状缺损患牙或一对同名患牙,或全口无楔状缺损患牙;全口总牙数≥28颗;个别正常(第一磨牙中性关系);颅颌系统功能正常,张口运动不偏、不痛、不受限、关节无弹响;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牙面大面积龋损及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齿叩痛,松动Ⅰ度以上,牙周附着丧失≥3mm;横刷牙习惯者;既往有正畸治疗史及调史;严重系统性疾病。

1.2分组

①单颌单颗患牙组(单侧组),10人,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②单颌成对患牙组(双侧组),10人,无楔缺受检者10人的同颌同名牙为对照牙。

1.3设备及软件

ARCUSdigma下颌运动测量系统(德国KAVO公司),CERECSoftware4.2-虚拟架(德国Sirona公司)。

1.4直接接触测量

根据张清所述方法[2],应用咬合纸及牙线检查实验牙及对照牙的干扰(或早接触)的分布情况。

1.5虚拟架接触测量

(1)用CBCT采集上下颌骨三维数据,如髁间距等;应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测量系统取得实验对象下颌运动轨迹,并计算架参数(图1)。使用以上参数调节虚拟架(图2)。用三维扫描仪获取牙列数据,建立起牙列、颞下颌关节的三维数字模型(图3)。

图4接触视窗

1.6统计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平为0.05。

2.结果

本实验中受检患牙楔状缺损均发生于颊侧。共28颗牙发生于前磨牙,占总受检患牙93%。

受检牙早接触、干扰的分布:经虚拟架测量的单侧组与双侧组患牙的工作侧干扰牙数百分比(90%,70%)均高于各自对照牙(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接法测量的单侧组与双侧组患牙的工作侧干扰牙数百分比(70%,50%)均高于各自对照牙(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的正中早接触和前伸干扰牙数百分比,患牙(单、双侧组)与对照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牙与对照牙均未检出非工作侧干扰(见表)。

表直接接触测量与虚拟架测量受检牙早接触、干扰分布[n(%)]

注:*:单侧组患牙与单侧组对照牙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双侧组患牙与对照组对照牙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

3.讨论

本研究显示楔状缺损患牙工作侧干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牙,提示楔状缺损患牙在下颌侧方工作侧运动过程中,有异常力的存在。同时此检出率高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3]。分析其原因,第一可能是单颗牙发生的楔状缺损更多受到异常因素的影响。第二,可能是由于虚拟架比咬合纸及牙线对干扰的检测更敏感。总之,口内单象限内单颗牙楔状缺损的发生与侧方工作侧干扰有关。

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能完全模拟个性化的下颌运动,虚拟架的精度仍需不断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架的时代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H.E.Lee,C.L.Lina.Stressesatthecervicallesionofmaxillarypremolar-afiniteelementinvestigation[J].JournalofDentistry,2002,30:283-290.

[2]张清,王嘉德.楔状缺损患者咬合情况的调查[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15:197-199.

[3]Azam-ol-SadatMadani,AzamAhmadian-Yazdi.Aninvestigationi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noncariouscervicallesionsandprematurecontacts[J].THEJOURNALOFCRANIOMANDIBULARPRACTICE,2005,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