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莲(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吉林长春130021)
【中图分类号】R75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182-02
扁平疣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常因搔抓呈线状排列,外伤、抠挖、搔抓等因素而播散多处,病程慢性,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临床较易诊断,治疗方法也较多,常以局部处理为主,如激光、冷冻、手术、电灼、外用药等。前4种方法对数目较少、疣体较大的适用,但扁平疣往往数目较多,较密集,根据这一特点,在临床中我们采用自制中药祛疣酊外搽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90例均为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5例,女21例;病程≤6个月22例,6~12月18例,≥12月为6例。对照组44例,男21例,女23例;病程≤6月19例,6~12月15例,≥12月为10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1],皮损处呈米粒至高粱粒大小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孤立散在淡褐色或正常皮肤色,或微痒,多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有自身接种的特点,好发于青少年。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不全。棘层上部和颗粒层有空泡化细胞,核深染,嗜碱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使用祛疣酊外搽。方药组成:马齿苋50g,败酱草30g,板蓝根40g,大青叶30g,苦参20g,百部30g,王不留行30g,木贼20g,香附20g。使用方法:上药研末后,95%乙醇浸泡15日后取浸液,外搽患处,2次/日。
2.2对照组:重组人干扰素a-2b软膏(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S20030051号,规格:10g/支)外搽,2次/日。两组均15日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评定疗效。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治愈:皮损消退,无新出皮疹。好转:皮疹较前变平,消退≥30%以上或有个别新疹出现。未愈:皮疹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3.2治疗结果见表1
治疗组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n痊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uP
治疗组461623784.781.984<0.05
对照组4412201272.73
3.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回访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4典型病例
刘某,女,24岁,大学生,2010年9月21日就诊.主诉:面部褐色皮疹伴痒15d。症见:患者额部、颊部可见粟米至绿豆粒大小扁平丘疹,分散或聚集分布,有的融合成椭圆形或呈条带状,淡褐色,触之碍手,伴有瘙痒不适感。患者情绪低落,月经来潮前易急躁,曾用阿昔洛韦、中药抗病毒口服液等治疗,疗效不佳,前来就诊。明确诊断后,用祛疣酊外搽,2次/d,同时口服逍遥丸。治疗3周后面部皮损颜色逐渐减淡、变平,4周后大部分皮损消退,仅余少量色素斑,3个疗程后,患者面部皮肤光滑,肤色正常。随访3个月未见新皮疹出现。
5讨论
扁平疣属病毒性皮肤病,虽然对人体没有大的损害有自愈的倾向,但其病程较长影响美观,属临床上较难治疗的常见病之一。目前临床的治疗方法多从调节自身免疫反应、抗病毒入手,但疗效并不确切;局部外治的方法适用于数目较少、疣体较大的病人,对皮疹较密集的、发病部位较多者不适用。因此,临床急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扁平疣属中医疣目范畴,认为本病多由风热之邪搏结于肌肤,或怒动肝火,或因血虚、肝失所养,而引起气血凝滞肌肤所致。[2]正如《薛己医案》指出:“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客淫气所致”。表明本病内因为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肌肤不润所致;外因为风热毒邪乘虚入侵,搏结于局部凝聚肌肤。故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为原则。本祛疣酊中大量应用清热解毒类药物:马齿苋、板蓝根、败酱草、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苦参与百部可燥湿杀虫;紫草与王不留行合用可活血通经,调和气血;木贼、香附疏肝解郁清热。本搽剂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燥湿杀虫、疏肝行血之品,祛邪同时兼顾扶正,既清热解毒,又调和气血,使腠理得固,病邪得除。本病系病毒感染所致,依据中医所谓“毒”的含义,除火热壅盛所致之热毒、火毒外,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也称之为毒,本外洗方所选用的清热解毒药物:马齿苋、板蓝根、败酱草、大青叶、苦参,药理研究已证明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3],常用于病毒性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本方安全性好,无副作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5.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