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彭小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彭小波

彭小波

化州市新安中学广东茂名525100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生活,追求真理,就得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具有丰富的情感。因为语文是一门最具有情意的人文学科,是由教材的文章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融会贯通,而形成的复杂而又丰富的情感整体。语文教师就是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人物情感、精神内质的媒介或桥梁。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务必在“情”字下功夫,学会认情和用情。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可见,好的作品都是“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而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决定了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情意性。如《背影》《回忆我的母亲》流露真挚的亲情,《我的老师》《藤野先生》饱含深情的师生情,《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反映人物的心灵美,《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体现大自然的山水美……

那么,语文教师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第一、披文入情,以情激情

要上好一节课,教师首先应该是受教育者。教师钻研教材时,要披文入情,情动于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丰富感情因素。并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丰富和补充作品形象,从而把作品寄寓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继而把自己所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也能为这些情感所感染,求得在感情上与作者共鸣,从而增进学习的兴趣。如备《陈情表》一文,就应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孝道。这样,教师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达到水乳交融,讲起课来,便能情思横溢,以情动人,叩击学生的心弦,在学生心目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先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流露,才能以情动情,以心换心,用自己的爱憎和苦乐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第二、剖析形象,唤起美感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是人学”。学生接触文学大师笔下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总会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既具体可感,又渗透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描述的艺术境界中,让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里“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物高尚情操的影响和感染,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而剖析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深入分析,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反映社会现实。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这一段的肖像描写,就既凝聚着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又表现了孔乙己当时内心的痛苦,更控诉了当时腐败的社会制度。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是只停留在外貌描写的字句分析上,学生得到的就只能是一个近乎“乞丐”的印象。如果能通过外貌描写讲析挖掘出孔乙己的内心世界,就可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如文中“脸上黑而且瘦”“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用手走来的”。这些悲惨遭遇是丁举人残酷的表现,是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必然结局。同时,控诉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这样通过人物的具体分析,学生必然产生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受这一形象感召,从而激发起学习英雄、奋发向上的雄心壮志。

第三、进入意境,析景见情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中的“情”,往往与景相融,即所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因此,教师讲课时,应把学生带进意境之中,通过析景来见情。如讲《望天门山》一诗,教师可结合诗句给学生展现这样一幅图景:连绵的天门山好像忽然裂开,横夹长江,对峙而立。碧绿的江水浩浩荡荡,从山的中间奔腾而过,这时,远处太阳升起的那一边,正有一只帆船冲破层层巨浪,飞快地向这边驶来……这样,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幅由青山、绿水、红日、白帆组成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明媚秀丽、阔大雄伟的画面,让学生从画面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激发爱国之情。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到奋发向上的生活哲理。又如年近六旬的特级教师高润华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她慢慢地转过身去,双手攀着活动黑板的上沿,一条腿慢慢地向上缩着,她那胖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十分努力的样子。当高老师攀上去的一刹那,全场都肃静了,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理解作家写父亲过月台动作的深刻含义。高老师用精心设计的态势语言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爱的背影,这就是老师爱心的体现。可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最能传情达意的,视觉的形象能够激起学生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第四、声情并茂的朗读

俗话说,教师三分靠内才,七分靠口才。叶圣陶也一再强调:“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可见,用好语言是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和条件。有许多感情中丰富、优美动人的文章,用语言文字是难以表达其情其感。但在教学过程中,就有不少教师或学生朗读时不注意语气、语调和语速,尽是一味见字就读,缺乏节奏感,这样是不可能领悟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深挚情感。好的作品,需要很好地把握节奏,反复咏读,才能使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接近甚至重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的是朦胧、素淡、幽雅的夜景,应读得低沉、深情,把学生带入那淡淡的哀愁的氛围和那幽静、寂寞的小路;再用略带喜悦的语调朗读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语句;然后随着作者的思路回到黑暗现实,语气又转为哀愁、苦闷。又如朗读《听潮》,教师要根据大海落潮、涨潮初起及涨潮高峰等不同景象,运用或舒缓轻柔、或急促激越的语调进行朗读,再现大海的温柔美和雄壮美,使学生享受到大海那静谧温柔、壮阔美丽的景象,达到景由心生、情随景发的高度。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能再现作品的神韵美和声感美,能较快好地控制课堂,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活泼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更突出。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就像琴师在奏乐,用真情去拨响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生动活泼、绚丽多彩的情感美育天地,并将教师之情、文章之情和学生之情合奏成一曲曲动人、深情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