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滨(黑山县动物检疫站辽宁锦州121400)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3-017-0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一种腹泻、呕吐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大小猪都可发生,但以2周内的哺乳仔猪死亡率高。
病原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周有囊膜、形态多样,为单股RNA型,雎有典型的日冕开明病毒特性,外周有一花瓣状突出的边,类似日冕,其大小为90~160nm。对乙醚、氯仿敏感,紫外线能使病毒死亡。该病毒不耐热,56℃加热30min部分灭活,一般常用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本病只感染猪,不感染马、牛、羊,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但以2周内的哺乳仔猪最易感,死亡率高。
病猪是主要传染来源,在病猪的胃黏膜、肠系膜淋巴结、鼻粘膜、气管、肺、脾、肾,等处都有本病毒存在,常随病猪的粪尿及鼻汁排出体外。成年猪排毒时间较长,可达1-8周。健康猪通过被污染的周围环境,如猪舍、用具、土壤、饲料和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有些在肠道查不出病毒的猪,还可以从其扁桃体和呼吸道发现病毒。通常在猪群中如有一头,数日内即可迅速蔓延全群。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季和春季产仔期间发生较多,特别是猪圈过于接近,猪群密集,发病率高,常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达100%;在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在0-10%。断乳猪感染后2-4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极少死亡,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表现临诊症状。
病理剖析
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急性肠炎,从胃到直肠可见程度不一的卡他性炎症。胃肠充满凝乳块,胃粘膜充血;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弹性下降,管壁变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肠内容物呈泡沫状、黄色、透明;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淋巴管没有乳糜。心,肺,肾未见明显的病理肉眼病变。
病理组织学变化可见小肠绒毛萎缩变短,甚至坏死,与健康猪相比,绒毛缩短的比例为1:7;肠上皮细胞变性,粘膜固有层内可见浆液性渗出和细胞浸润。肾由于曲细尿管上皮变性尿管闭塞而发生浊肿,脂肪变性。电子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线粒体、内质网及其它细胞质内的成分变性,在细胞质空泡内有病毒粒子存在。
诊断与鉴别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定,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此病应与以下病鉴别,猪流行性腹泻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病毒(PED),各种年龄猪均易感。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但哺乳仔猪死亡率较低,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是2~3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无呕吐,排灰白色、浆糊样稠粪,有腥臭味。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小肠呈卡他性炎症。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炎症引起,主要发生于3日龄左右的乳猪,往往一窝一窝地发生。颈部、腹部皮下常有水肿。肠黏膜有急性卡他炎症,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和回肠次之,结肠较轻。
防治措施
有关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免疫,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多数是属于乳汁免疫的研究。关于妊娠母猪的接种有关途径,目前是肌肉、鼻内并用的接种方法。防治上,预防病猪传入,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一定要加强防疫,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封锁猪舍,严防疫情蔓延。对临产前的妊娠母猪进行人工感染,将病死的仔猪胃、肠黏膜刮下捣碎给猪灌服,可使其分娩的仔猪获得免疫。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合理的饲养标准和方法,保证各个时期猪只的营养需要。避免或减少猪群的各种应激反应。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对症治疗,以减轻脱水或者防治继发感染。患猪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有一定作用。有人建议用康复的猪血清有显著效果。加强环境与圈舍的消毒卫生工作,及时消毒粪便,保持食槽和厩舍清洁。消毒药可根据不同猪场选用过氧乙酸、氯制剂,需按说明书配成相应的浓度交替使用。发病后,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呕吐的猪肌肉注射维生素B2~5mL/头,维生素B62~4mL/头,2次/d,连用3d。灌服稀米粥,喂时可加入木炭末10~20g,酵母片10~20片,土霉素2万IU/kg体重,连服2~3d。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营养成分,对已无食欲的病猪,及时大量灌服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及酸中毒,每次100~200mL,3~5次/d,直到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