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趣味语文教学的构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1

浅析趣味语文教学的构思

陈国兴

贵州省长顺县白云山镇猛秋小学陈国兴

【摘要】学生常说,语文太难学,深奥且无味。老师也常说,语文课不好上,课堂气氛也较沉闷。枯燥无味、气氛沉闷之所以成为语文课堂的“专属”形容词,就是因为语文课堂趣味性不足。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语文;教学构思

【中图分类号】G123.1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007-01

学生常说,语文太难学,深奥且无味。老师也常说,语文课不好上,课堂气氛也较沉闷。枯燥无味、气氛沉闷之所以成为语文课堂的“专属”形容词,就是因为语文课堂趣味性不足。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乐起来,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趣味课堂,激发求知欲望

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在开始上课的时候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这课堂的学习内容有期待,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小学生好玩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使课堂生动起来。

1、导语引趣。在课堂开始导入这节课学习内容时应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讲一段幽默故事,引用一句格言、歇后语或是谜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影视、歌曲来导入,或是和社会流行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又可以激发兴趣。例如在讲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影片《祖国的花朵》片段,配合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欢快的氛围再引出课文。

2、设疑求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提出一个引子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引导他们得出答案的过程中启发他们自己问出问题,学生只有积极思考了才能激发求知欲。在《乌鸦喝水》一文中,教师可以制作文中场景的画报,然后提问:“如果你是这只乌鸦,你会想到如何喝到罐子里的水呢?”通过问题让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在答案揭晓时还可以教会学生细心观察,在思考问题时应该想到图画上的石子的用途是什么,这样就能想到答案了。

3、游戏增趣。小学生对做游戏本身就有极大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输入学习知识也是他们乐于接受的。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可以设计比赛活动,良性竞争让学生积极参与。也可以组织学生排练课文,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负荆请罪》等,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故事情节和其中人物的思想,在玩耍中思考。

4、趣味板书。优美的板书可以吸引学生,通过清晰的排版和工整的书写,同时用多种色彩来强调重点内容。在字体上也可以加以变化,如使用带有童趣的艺术字等,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授课同步。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在板书时可以通过汉字的字形字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来使学生印象深刻,例如“碧”字,板书时就可以根据字形来说个趣味小故事,例如两个人踩在一块大石头上,一个姓王,一个姓白。

二、张扬个性,凸显学习主体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真正让学生来主导教学活动才能完成从“学会”到“会学”,让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得出有个人特色的见解,而不是千篇一律地从同样角度看问题。《黄果树瀑布》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然后分享自己读得最好的段落,接着让学生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图画并用自己的语句分享见解,最后拿出图片将学生们的幻想具体化。这样从读到说到悟主动权都掌握在学生手中,每一个过程都体现学生思想的个性化和认知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对学生一些创新想法、行为,教师需要鼓励,鼓励的话语更容易让学生产生自信从而更注重学习。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在课堂上久了就会精力分散,这时候暂停一会儿,让几个坐不住的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一段表演,可以分角色朗读或是根据课文模仿其中动作等,既让学生注意力回到了课堂上,又使他们张扬自己个性,更加自信。

三、阅读扩展,体验学习乐趣

小学教学的任务并不繁重,可以设计一些课外阅读活动来拓展学生视野,对于课内教学时提到的一些名人故事或是名著,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培养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周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最近所学到的课外知识,进行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践活动,促进兴趣发展

根据学生兴趣,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会促进学生的兴趣的发展。例如可以开展作文演讲比赛、手抄报评比、成语接龙等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讲解《荷花》、《金蝉脱壳》等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荷花、荷叶的样子,还有常吃的莲蓬和藕,等等,这些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细节观察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基础。

以上是对小学语文学习中趣味教学的一些构思,教师只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效地吸收语文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大胆创新,对于学生的兴趣不应该扼杀,而应该采取鼓励的方式正确引导。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