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医医院麻醉科;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8月在我院进行60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用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对比2016年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评分、满意度调查。结果在实施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后患者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27%减少为0,护理安全评分由(92.23±3.25)分提高(96.36±3.12)分,满意度由94.56%提高到98.32%,差异均达非常显著水平(P<0.01)。结论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麻醉的并发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手术室体会
患者安全是指将卫生保健相关的不必要伤害减少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风险控制过程[1]。患者安全目标是倡导和推动患者安全活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2016年11月18日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其中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2]。我院手术室于2017年1月起试行开展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已运行8个月,取得一定的经验,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回顾2016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0名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49~71岁,平均(58.16±2.46)岁;实验组患者,男27例,女33例;年龄51~73岁,平均(59.12±2.38)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无精神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护士告知患者手术的名称和时间,讲解护理操作的过程、手术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技术,交代一些手术前后
1.作者:岳俊林、男、主管护师、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手术室。
2.通讯作者:徐福荣、男、教授、云南中医学院。
的注意事项,患者不明白不主动询问;确认身份的方法为护士查看患者的手腕带标识,手术部位标识,呼唤患者床号、姓名,患者应答来进行身份辨识;麻醉中使用高危药未告知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未征询患者或家属的建议。
2.2实验组实施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
2.2.1明确安全活动的责任,主动告知目的和风险:手术科室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告知患者和家属有参与医疗护理安全活动的责任和义务,除了手术者亲自与患者沟通外,参与手术的护士在术前访视主动向患者及家属提供与疾病有关的信息,讲述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等。支持和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2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实行双向核对:手术前除了与病房送手术的责任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外,还主动邀请患者与家属参与身份确认,核对时让患者亲自说出名字,如无正常沟通能力者则与其陪护执行双向核对,并核对患者的手腕带标识。术前还邀请患者参与核对手术部位,手术部位要有黑色记号笔标志,让患者享有参与权和知情权,对护士的工作更放心。
2.2.3增加手术治疗透明度,征询意见、促进安全管理:手术护士鼓励患者主动向手术医师、麻醉师告知自己的病史和用药史,女性患者来月经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护士要告诉患者在术前要经历那些事,要如何配合,包括禁食、用药情形。术中可能使用高风险药物、浅静脉留置针、深静脉置管、尿管、伤口引流管等,术前手术护士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和不良反应以及各种管道的意义。对所有管道名称、留置时间、外露的刻度等有清晰的标识,术后护送患者回病房向责任护士交班,并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护理内容,方便患者及家属监督和配合。
2.2.4术后2天内回访患者,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感受和体会征询对手术室各种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2.3评价方法
2.3.1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我院护理部建立了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有效的杜绝了不良事件的漏报。按《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3]中的手术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差错,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手术单位时间内的发生手术器械数量不符或遗失,病人护理意外伤,手术体位摆放不合格,手术标本漏送、遗失等发生例数,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2.3.2护理安全评分统计:护理管理质控组统一制定的月检查评分标准评价的护理安全得分,满分为100分,分别统计两组的平均得分。
2.3.3满意度调查:由医院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格组织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小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
3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评分、满意度对比。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下表:
4讨论
4.1对照组患者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而使用了双向核对后实验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差异达非常显著水平(P<0.01)。作为患者安全的一个重要主体,患者参与在识别医疗风险、降低医疗差错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4]。
4.2护理安全各项指标的评分大大提高,安全评分由92.23±3.25)分提高到(96.36±3.12)分,差异达非常显著水平(P<0.01)。提高了安全指数,减少医疗护理纠纷,使患者获得更安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身份识别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不严格执行查对是临床工作中护士最容易犯的错误[5]。
4.3患者满意度由94.56%上升到98.32%。临床实践证明,支持和引导患者积极参与手术的自主选择,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双向核对,增加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提高手术安全性,征询患者意见、促进安全管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性:患者安全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活动,强化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加了患者对护理行为的理解,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6]。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模式流程合理,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麻醉的并发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得到护士和患者的认同,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WHO.ConceptualFrameworkforth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forPatientSafety.Geneva:WHOPress,2009.
[2]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2016.11.18。
[3]曹泽毅主编.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第二版。
[4]双向核对在临床护理患者识别中的应用[J].张瑶琴,蒋银芬,丁力.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7)。
[5]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J].岳高杰,黄娟,胡艳丽,魏万宏.中国护理管理.2013(07)
[6]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J].周秀红,黄水英,张伟珍.护理学报.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