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存在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足够的激励、学生基础差距大、预科生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对预科生未来回家乡就业的激励,提出分级考试制度、完善对预科教育的成绩评估机制、建立选课制度、加强心理辅导等对策。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现状研究;未来改革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少说民族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西南民族大学是我国最早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高等院校之一,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基地”。本文希望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个案研究,分析当前新形势下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现状,并给出研究意见。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综述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1951年我国民族预科在中央民族学院成立。在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预科的发展主要是针对早起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覆盖面主要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为新中国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政工干部和技术人才,也会有一些民族预科生被报送到了高校继续深造。关于我国对民族预科班政策的发展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于民族教育的重视力度是日渐增大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将会得到更大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也会为实现“十三五”规划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输送能够建设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特色人才。
三、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现状概括
3.1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是最早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从1951年建校以来,先后开办了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预科班,为各高校培养了2万余名预科生,生源辐射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5个少数民族的学生,涉及委培学校40多所。学院深入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要求,依托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格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将“办学特色显著、教学质量高、管理一流”的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不断向新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官网,预科教育学院http://ykjy.swun.edu.cn/。]
3.2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机构设置
打开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官方网站我们可以看到九大版块,它们分别是学院简介、机构设置、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科研介绍、学院新闻、党建思政、校友之家以及服务事项。
3.3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创新点分析
3.3.1预科教育的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源泉。当前西南民族大学的预科教育不仅有一年制的还有两年制的,两年制的一般叫做“新疆班”,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掌握的比较好,而对于汉语掌握能力就不强。而“二年制”的预科生对于英语的知识了解几乎为零,大多数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西南民族大学在教学方面有其独特的创新之处。以下是一名预科生在西南民族大学学习时2011年一学年半学期的课程表:
资料来源:西南民族大学某预科生提供
3.3.2预科教育的管理创新
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在对预科生的管理方面的实例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在预科教育的管理过程中不仅有后勤工作、课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贫困帮扶等等都做到了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及时了解,做好帮扶工作;对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学院除了组织集体的心理讲坛,还会针对个别学生单独给与帮助。
3.3.3预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预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预科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培养学生的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日后学生进入大学回到故乡后会有好的精神面貌展开工作,促进民族地区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开展经济、教育等的建设工作。西南民族大学预科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建设,不仅会积极的鼓励学生写入党申请书,鼓励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马克思主义,还会带领学生学习事实与政策等之类的与国家密切相关的书籍,让学生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爱过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
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现状及难点分析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现状及难点在全国范围内是存在共性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的地区社会现象就是贫穷和落后。由于客观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的影响,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与发达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所以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现状是有其共性的,相关的难点问题也是产生了研究的必要。
4.1教育机制缺乏灵活性与激励性
民族预科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比起来形式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和学习的激励性。预科教育主要是围绕国家政策制定的所必须要修的课程进行教学,很少会有学校对其进行课外学习范围的补充。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主要是课堂授课,成绩也主要是根据其考试成绩,并没有加入其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通过与个别预科生的交谈我们了解到,预科教育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学业水平进行区分,很多学习好的学生也要跟着学习不好的学生一起学习,自主性比较差,而考试内容是一样的,这样相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缺乏激励。也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分层,学习好的会觉得题很简单,而学习不好的会觉得很难,没法跟上。
4.2各生源地学生在学业及其他能力方面差距大
民族预科生的招生是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情况面向全国招生的。由于地区教学质量以及生源情况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学业能力上的差距。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预科生在进入预科学习时不同的学生之间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的。差异的不同性不仅体现在学习能力上的差距,还体现在沟通能力、生活能力以及对于学校教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能力等的不同。这些不同的叠加就会造成了预科生不像大学生那样具有学习和生活能力上的均等性。所以,如何应对民族预科生的差异性是我国当前民族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4.3预科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预科生很多来自于贫困地区,由于长期的受到当地地区环境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预科教育的教学方式。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预科教育期间,很多学生会因为人生地不熟等的影响,产生恐惧、焦躁等情绪,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其上课质量。根据西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中心2009年测试,大约有30%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
4.4预科生源存在政策偏离以及缺乏对预科生回乡的激励机制
很多研究表明,在最近的预科生招生中存在着与政策初衷背离的问题。为了避免“所有学生的起点都是平等的,而且在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和受到的待遇也是平等的”,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的高校入学的优惠和倾斜政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便是其中一种。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偏离,城市生源凡乎垄断整个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致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成为少数民族精英群体文化再生产的平台。
五、对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
5.1创新预科教育教学模式
5.1.1建立分级考试制度
预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解决未来预科教育发展瓶颈的突破口。通过在对西南民族大学个别预科生的面谈,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业能力差异,有的学习能力强,学业成绩好;有的学习能力差,学业成绩差,使得有些较为优秀的学生要跟着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一起学习,造成了时间浪费不说,还会产生部分的矛盾性。所有就有的学生建议可以建立分级考试制度,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加以区别对待。
5.1.2建立选课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预科生会相应的分为理科预科生和文科预科生,理科生会上物理课,而文科生则没有历史课等。在一个“一年制”的文科生课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四大课每周平均各有两节课,而体育、民理、思想政治类、的课相对较少,连关乎学生日常的心理方面的课程则只是通过比较少的讲座来实现。为此,学校应该建立教学模式浮动制,建立选课模式,让学生在上完所必修的课程的同时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5.1.3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加强心理辅导能力
对于民族预科生来说,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生源地,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也就才形成了预科教育的最大难度,即民族文化、知识水平的差异。在关于预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学习,让学生关心党、关心国家,重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引导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2创新预科教育管理模式
5.2.1发展学生的第二课堂
在预科生的教育学习期间,对预科生的管理也是保障预科生顺利完成学业,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创新教育管理方面有很多的学者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第二课堂。建立本学院的或系部的学生会、社团等,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活动,开展联谊晚会,并能定期的邀请校内或校外专家开展适合预科学生的学术讲座。在学生管理方面应该切实的走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所需,对特殊贫困学生以及有特殊家庭问题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怀。
5.2.2建立班主任责任绩效评估机制
学校政策的真正实施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勤劳务实工作,班主任在学生的预科学习期内,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该放低姿态,成为及时了解学生的更接近学生的“贴心人”。
5.3增强预科教育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
良好的教师团队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预科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预科教育课业较为繁重,上课时间缺乏相对的灵活性,内容相对来说具有整合性。预科老师需要结合不同的学生以及班级等因素因材施教。由于预科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政策方面忽视了预科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升。所以学校应该建立适当的制度规范,让教师有适当的时间去进行科学研究,促进其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5.4促进对预科教育的财政补贴力度
由于预科生身份的特殊性,国家规定预科学生不能贷款。本身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绝大多数的预科生都是从边远农村、山区、牧区、高寒地区进入预科阶段学习,所以普遍比较贫困。相关的高等院校也应该根据其自身情况,建立必要的预科生救助制度,帮助极度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5.3建立健全预科教育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教育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任何事物的发展是需要政策和法律的支持的。相对于预科教育来说,虽然我国起步较早,但是各高校、地区之间还是不尽统一。我们虽然也有很多与预科教育相关的法规政策的指导,但是自我国出台《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样的法律文件后,就只是以一些意见、条例、规划的形式对我国的预科教育发展进行指导。所以,我国应该更加积极的推进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符合时代的需求,促进民族人才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的繁荣。
六、总结
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重要分支,其存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制定更加符合社会的民族教育体制势在必行。不论是从宏观的架构上还是从微观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等都需要在促进其可持续性有效性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形成、民族地区的繁荣、教育公平等问题的解决做出切实可行的表率作用。
七、参考文献
[1]朱广宇,蒋永红.科学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稳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理论视野,2015.3\4.
[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吕炳丽.造就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金色桥梁”—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民族预科教育研究),2011(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