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英朱向荣甘肃省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743000
摘要:针对当前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生源匮乏、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技能较差的特点,笔者从学校自身、企业需求以及结合当地经济现状,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引进,全面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于是对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主要培养企业一线工人的中职院校来说,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调整课程结构、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本教材开发和尝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众多问题的解决是当前中职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需要专业教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下面谈谈我们团队就“如何提升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水平”的几点认识,期盼与同仁相互探讨。
一、中职学校电气控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现状
1.中职电气控制自动化专业招生困难。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深入的实地调研,感觉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普遍提高,对曾经的中职学校将学生进行一定的在校理论培养后直接粗放式地将学生送入企业进行所谓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生产线充当一名普通的产品装配工的实习教学很不满意。因为这种实习过程只是干些单调、枯燥的工作,时间不长,这种重复、单一且机械的工作就让学生丧失了进一步钻研专业知识的信心。
2.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结合困难。好多中职学校试图进一步加强企业教学实践环节,于是努力寻求“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可是事实是大多数企业由于生产任务、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合作的愿望不是很大,这样就使所谓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产学结合”的良好愿望成了学校的一边热。
3.专业教师对企业在该专业领域期望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把握不准。通过对企业各阶层的深入交流发现,企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趋势越加明显了,而我们中职大多数一线教育工作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深入过企业,对企业的各种流程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一无所知,这将严重影响企业对中职学校教学水准的可信度。
二、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方面寻求改善教学现状的举措
1.认识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要科学地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目标,就必须让中职一线专业教师深入到具有电气控制自动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升迁经历及升迁年限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这样能够有效衡量学生文化基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同时还可以明确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从而确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2.确立对学生培养的能力标准。经过深入企业调研分析得出,在平时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养成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具体包括工作质量、安全意识、责任心、自信心、组织决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职业素质等能力,还包括坚强的意志、竞争力、适应力与承受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有自我评价、语言表达、抽象思维、信息处理、知识更新、择业求职和与人合作共事的生存发展等能力方面,最后还包括熟练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本职工作需要及处理相关问题的专业应用能力等方面。
三、树立多元化的专业技能培训的教育理念
经过有选择性的实地调研相关企业,对企业中就职的电气控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综合境况进行调研,特别是通过对中职生典型就业岗位的分析,我们认为这种社会多元化的参与能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开发适应新兴产业和职业岗位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材,最终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以及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的立体化融合。故而作为一所中职学校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中职学校来说,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坚持开门办学,主动贴近市场,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就业层次,在与企业对接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合作层次和合作内涵,与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共同组建基地、共同培训师资、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开展研发,真正实现学校对接企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的合作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路,紧扣国家对中职学校大力支持的契机,大胆解放思想、破除不符合中职学校办学的陈旧观念,才能逐步树立当地中职学校的品牌专业形象,增强专业技能培训的社会影响力,让社会对中职教育有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
[2]彭秋发孙占学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