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口腔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张小云

张小云(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221003)

【摘要】口腔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落实《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工作,保证诊疗环境,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的消毒隔离技术、职业防护,在工作中能正确使用,树立标准预防理念,能降低院内感染发

生率。

【关键词】口腔诊疗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消毒技术标准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37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口腔患者对口腔诊疗提出更高更严要求,预防和降低口腔院内感染发生,是保证口腔诊疗质量、确保医技患安全的关键。所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口腔院内感染的措施是评价一个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标准。也是降低口腔院内感染的关键。

1口腔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1.1诊疗环境因素口腔门诊病人相对集中,流动性大,病情急,病种杂,诊疗时间长,复诊率高,呼吸道传染病极易流行,有资料显示:口腔诊室是医院各病区空气污染较严重的诊室。口腔诊室空气合格率仅为61.4%。口腔治疗中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弥散在诊室空气中,口腔高速涡轮手机转动时飞溅出患者的唾液,血液龋坏物,修复义齿打磨的粉尘等等都造成口腔诊室空气污染。有研究显示:牙科手机高速转动造成的气雾可在1分钟内散发细菌1000CFU【菌落计数】。

1.2口腔器械•设备因素口腔诊疗器械设备构造复杂、精细、种类繁多、使用频繁、周转快、容易造成污染,且消毒灭菌存在一定困难。

1.2.1高速涡轮手机在停止转动的瞬间机头部位呈负压状态,可以导致口腔唾液,另一血液龋坏物回吸入手机内部,再次使用回吸物质可随转动喷出水雾进入患者口腔,造成交叉感染。

1.2.2口腔治疗中一些不规则小器械如车针,根管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等等诺消毒灭菌不彻底,可通过残留的血液,污染物引起医源性感染。

1.2.3口腔科综合治疗椅治疗用水污染严重,尤其手机水的污染最为严重,合格率,仅为9.1%。治疗椅的手柄,灯柄也容易被患者口腔飞溅出的血液,唾液污染。

1.2.4用于口腔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三用枪,正畸治疗器械也容易被患者口腔里的血液,唾液污染。

1.3医务人员因素口腔护士大多缺乏专业培训,少数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淡漠,诊疗时不戴口罩,帽子,手套等,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概念不清,处置不严,不按“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对医源性感染不重视,缺乏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

2口腔门诊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2.1建立健全口腔门诊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2005年印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强化法制意识,更新护理安全观念,定期对口腔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消毒灭菌技术的培训。不断分析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引进口腔小型高温高压灭菌器,超声清洗器,提高每日消毒灭菌次数,加快无菌物品周转率,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确保口腔诊疗安全,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2.2口腔门诊布局合理,设备齐全严格区分诊疗区,候诊区,清洗区,污染区,消毒区,灌模区,做到洁污分开,采取污到洁的流水作业程序,诊区安装感应水龙头,备消毒毛巾,消毒洗手液,一次性医用贴膜,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紫外线消毒灯,高温高压灭菌器,超声清洗器,无菌柜,以及与消毒隔离相关的物品和设施。感染患者或怀疑感染应安排单独诊室诊疗。

2.3诊疗环境和空气消毒

2.3.1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30分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空气流通,每季度进行一次紫外线灯管强度检测,产生的辐射值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低于70uw/cm2立即更换。牙科综合治疗椅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立即消毒,每日使用含有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诊室门把手、治疗台、综合治疗椅、操作台、痰盂、手柄、开关、地面等。每天诊疗结束后再进行终末消毒一次,每周对门窗、墙壁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2.3.2牙科综合治疗椅的储水瓶每日诊疗结束后用有效氯1000mg/l浸泡30分钟,次日开诊前更换新的蒸馏水,加快蒸馏水的更新可防止手机回吸现象造成管路、储水瓶水系统污染,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30秒,防止管路回吸造成污染,我口腔科连续4年经市疾控中心抽查口腔综合治疗台治疗用水均达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4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器械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进入病人口腔内所有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要求,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达到无菌。

2.4.1一次性医疗用品是预防交叉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推广使用一次性口镜、一次性吸唾器、一次性漱口杯、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医务人员触及的综合治疗台区域使用一次性贴膜,一病人一更换。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时应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唾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每次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更换一付手套。

2.4.2进入口腔内拔牙器械、手术器械、敷料等耐高温高压的口腔用品每天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灭菌。三用枪头均可进行拆卸,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2.4.3周转率快的口腔手机、根管治疗器械消毒灭菌流程:75%酒精清洁表面污物—加酶超声清洗—蒸馏水冲洗干净擦干—手机管道用高压喷枪吹干、注入手机专用润滑油—用纸塑袋包装后—高温高压灭菌备用,我口腔科已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从源头上切断交叉感染。

2.4.4口腔修复、正畸用的托盘消毒流程:待翻制石膏印模型—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印模与托盘剥离—托盘清洁—烘干—高温高压灭菌—清洁保备用。

2.4.5消毒好无菌物品、器械正确存放在消毒室内,有消毒室护士发放,其他人员不允许进入室内取物,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2.5设施口腔诊疗“四手操作”技术,是指在口腔治疗全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始终保持座位操作,医生位于患者头部的右后方,护士位于患者头部左前方,医护双手协同完成口腔操作,治疗中医生的手只接触患者的口腔和相关器械,护士一只手保持相对清洁,为医生传递无菌物品和其他用物,另一只手接触医生用过的器械、物品,并及时吸去手机车针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含有细菌的污染物和悬浮颗粒,减少环境污染,缩短患者诊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防止交叉感染。

3小结

我口腔科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与改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消毒隔离流程。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如购进一批手机转头、小型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小型超声清洗器、一次性医疗用品等,保证患者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符合《口腔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从而有效防止口腔交叉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翠梅。口腔诊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27-228

[2]王海雪。浅谈口腔的感染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6[2]:38

[3]卢爱红。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90—192

[4]邹梅梁玉红。口腔综合治疗用水污染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2]:72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