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提高妇女素质,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阐述提高妇女素质,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彭莉

彭莉(贺州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广西贺州市542899)

摘要:妇女保健工作一直都是工作的重点,我国对妇女健康问题相当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保健工作一直存在着妇女素质普遍不高,保健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婚前体检、妇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妇女的健康教育都存在漏洞的问题。为此,我县开展提高妇女素质及完善妇女保健工作的活动,通过对妇女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大部分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婚前体检率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妇科常见疾病的普查率也明显提高。

关键词:妇女素质;保健工作

妇女保健一直都是保健工作的重点,尤其在基层是保健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妇女的素质普遍不高,并且大部分是外地的打工人员,流动人口多且不好管理,保健工作不是很到位。为此在我县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以及带领下,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调节和协作,对妇女保健工作进行宣传教育,重点是流动人口的妇女健康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仍有部分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务必要坚持对妇女的健康教育,才能显著提高保健工作的效果。

1妇女保健工作中的问题

1.1流动人口多我县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的管理已成为目前妇女保健工作的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多为外来打工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难以交流和沟通[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我县的情况。2013年我县总人口为43.3多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已达4万人左右,占县总人口的9.24%,其中育龄妇女近8000人,年分娩近200人。流动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素质较差,大部分流动人口缺乏基本的妇女保健意识,并且对常见妇科疾病、孕期并发症及合并症无认识能力。加上经济条件较差,不能及时治疗疾病,直致病情恶化才到医院救治[2],极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流动人口中有大部分孕妇属于超生游击队,由于长期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及不懂计划生育,避孕的概念和措施较薄弱。部分流动孕妇为了躲避计划生育部门的惩罚,从怀孕到分娩前从不到医院做常规检查,甚至于部分足月孕妇因为经济困难没有能力住院分娩,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安全和健康,所以流动孕妇保健已成为妇女保健工作的最大难题。

1.2乡镇卫生院改制我县有部分乡镇卫生院的改制严重影响了基础妇女保健工作的落实,且保健服务质量也处在较低的水平。政府虽帮助改制后的乡镇卫生院购买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设施,但由于工作重心仍是抓医疗业务和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收入[3],因此保健服务这类几乎无经济效益可言的项目和无偿服务很难得到保证,保健人员的活动教育经费也就不能完全落实。而且妇保医师要承担门诊工作,创造效益,保证工资收入。在孕产妇保健质量调查中发现,产后访视工作存在一定水分,访视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孕产妇及婴儿的基本保健需求。

1.3常见妇女疾病普查有困难大部分企业对定期进行妇科病普查工作不够重视,甚至完全没有定期检查,对女职工的健康管理没有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由于对妇科病检查、诊断、治疗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妇女常见疾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

2相应的应对措施

做好婚前保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宣教工作,推出相应的服务措施,加大宣传的力度,要让群众知道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好处和必要性,自觉接受检查。改进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4],推出套餐化服务,让群众自主选择,并提供咨询服务。改善婚检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便民服务措施。开设婚前、孕前优生体检[5]、咨询门诊,为即将生育的青年男女提供优生优育方面的知识[6]。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可以大幅度提高妇女的基本素质,有助于保健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3讨论

3.1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项基本工作要求把对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管理纳入到妇女保健工作的考核范围,成立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要求工作人员对我县流动人口进行摸底调查,知晓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人数和具体情况,并建立孕产妇保健册[7],纳入系统管理。医疗保健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保健意识。对流动人员的保健实行减免,卫生部门适当给予经费补助,让流动人口能享受到与本县孕产妇同等的妇女保健服务。

3.2要加强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妇女保健工作是政府的社会卫生事业,需要政府投入。要保证工作经费充足[8]、人员的相对稳定和固定,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对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要制定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实行奖罚措施,这样才能起到鞭策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妇保医师的主观能动性,尽一切可能积极开展妇女保健工作,为广大妇女服务并维护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只有以提高妇女素质为前提,才能做好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荆玉霞,杜雪平,孙艳格等.北京月坛社区妇女保健需求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268-270.

[2]于英.新“两纲”妇女保健指标中期监测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217-4219.

[3]林毅途,杨春霞,麦健飞等.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6):855-857.

[4]曾红友,郭华,邱洁等.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妇女保健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304-3307.

[5]陈惠丽,黄翠敏,曹霞等.海南省2000―2010年妇女保健指标状况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1):133-135.

[6]施红,朱丽萍,秦敏等.上海市社区妇女保健服务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477-4479.

[7]盛秋.全国妇女保健及妇科内分泌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生殖医学杂志,2010,19(1):60-63.

[8]杨柳.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中更年期妇女保健[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2):77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