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分析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1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拉莫三嗪组(50例)与卡马西平组(50例),卡马西平组患者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拉莫三嗪组单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拉莫三嗪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P<0.05),且拉莫三嗪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拉莫三嗪;癫痫;临床疗效;安全性
拉莫三嗪是目前临床上推广的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该药物主要通过对神经元释放病理性谷氨酸递质产生阻滞而实现治疗的目的,且该药物具有比较广泛的抗癫痫谱,能有效治疗多种类型的癫痫[1]。为进一步分析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收集我院的100例癫痫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10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拉莫三嗪组(50例)与卡马西平组(50例),拉莫三嗪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岁-12岁,平均年龄(8.44±1.26)岁,癫痫病程2个月-7年,平均(3.51±1.24)年;卡马西平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岁-12岁,平均年龄(8.56±1.32)岁,癫痫病程3个月-7年,平均(3.54±1.3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癫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卡马西平组患者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每次剂量100mg,每日三次;拉莫三嗪组单用拉莫三嗪治疗,初始剂量为12.5mg,每日一次,每两周增加一次剂量,每次增加12.5mg,一直到第八周为每日剂量50mg,分两次服用。
1.3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完全控制:癫痫症状没有再发作;显效: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有效: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无效: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百分之五十以内。总有效率=(完全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2]。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拉莫三嗪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P<0.05),见表1,且拉莫三嗪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见表2。
3讨论
拉莫三嗪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癫痫治疗药物,同时也是一类苯三嗪衍生物,该药物的化学性质与目前应用的所有抗癫痫药物均不相同,而拉莫三嗪的作用机制却与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有一定的相似度。临床表明,拉莫三嗪能够对电压依赖性Ⅱa型Na通道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维持细胞膜处于稳定状态,有效的避免异常放电产生;同时,拉莫三嗪能够使突触前膜保持在稳定状态,使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受到阻滞,特别是谷氨酸;再次,拉莫三嗪能够对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正是由于拉莫三嗪具有以上的生物特性而发挥对癫痫病症治疗的目的,同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3]。
根据相关统计称,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有效控制百分之六十五至百分之八十不同类型的癫痫的发作,因此大约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五的患者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4],癫痫的发作未得到有效控制或者患者无法耐受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难治性癫痫,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而拉莫三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痫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并符合现代临床治疗药理学特性好的要求,同时,拉莫三嗪属于一类广谱癫痫药物,药物副作用轻微,一般不会以前你明显不良反应,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用或者联合用药。
著名医学研究者顾教伟[5]等表明,在新诊断的小儿癫痫患者中应用拉莫三嗪可获得大约百分之九十的控制率,尤其是对于强直一阵挛发癫痫患儿,其治疗效果可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且药物副作用小,一般不需额外处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拉莫三嗪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P<0.05),且拉莫三嗪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由此表明,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程新旺,冯占辉.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新诊断小儿癫(癎)的临床疗效[J].天津医药,2012,40(10):1058-1059.
[2]赵立荣,张巧玲,杨光路等.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新诊断小儿局限性癫痫41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25(3):55-57.
[3]罗榕,刘凌,司洋等.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50-4552,4554.
[4]高学军,薛涛,马利等.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6):3095-3098.
[5]顾教伟,王大斌,王勇等.LTG与OXC单药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3):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