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第三中学刘竹丽325100
【摘要】: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对于一个高中教学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创新意识;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所以在数学教育工作中,要注意逻?的严格性和计算的准确性.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证明的思路和计算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在有了结论以后,还应该理解结论的作用和意义.应重视介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应用价值.尽可能地传授一些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一、学科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学科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被动机械的接受,缺少对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往往忽视了所教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侧重于对内容的条分缕析上,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对学生缺乏必要的了解,把握不住学生的心理,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一味的加压加量,单纯的进行学科知识传授;忽视了师生情感的交流,造成了师生间不应有的隔阂,学生失去了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对所学学科没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这些弊病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索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势在必行。而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的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学科教学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二、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学科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在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学到的学科知识和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和确定几个可行性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
2、组织研究课题确定以后,要指定研究计划,划分课题小组,明确研究任务、目标及时间安排,作好一切准备工作。课题小组一般由2--5人组成,由学生自己推选研究和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并根据所选课题聘请在此一领域中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要明确应如何进行调查,需要那些信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信息。成员之间的分工要科学合理,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几个小组之间学生的知识、能力要尽可能的均衡,组内各成员在各个方面可有差异。目标的设立要以小组成员的总体水平为依据。
学生这种研究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今天的学生能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为任务。要求学生从全部的只是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实验,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来获得直接?验并解决问题;从单纯的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学生模仿和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从仅仅追求教学的"知识目标",转向重视包含知识在内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指导思想
学科研究性学习评价重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所以,对有创意的研究性论文或有创新的设计方案应给予优秀等级,等级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及格。
2、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所在组内各成员之间的评价;教师评价是对研究小组的总体评价以及对小组内学生个人的评价。
3、优化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我本身来说优化教学方法首先是认真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法,然后博采众长,找到最合适我和我的学生的教法,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觉得优化教学方法窑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如,要如何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欲望,如何导课让学生领悟新知、要如何设置课堂疑问让学生发展提高、如何创设课堂高潮、安排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等等。我想这些问题都得到了科学的解决,可以说教学方法就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
四、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向现代教学观靠近。
总之,学科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研究成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掌握知识的深度;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而不是一般的接受别人传授的?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只有真正作到以上几点,才能从容应对新世纪学科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