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杨庆海

(广西柳城县中医医院广西柳城545299)

【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肠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分别为25.2±3.5和1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剂;进展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142-02

进展性脑梗死指在常规抗栓治疗过程中脑梗死呈阶段或进行性加重,在48小时或一周内仍不断进展。它由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病理状态,临床疗效不理想,病死率、致残率均都高于普通脑梗死。所以,有必要掌握它的临床特点,识别和确立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给予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抗血小板凝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选取了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使用不同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3~75岁,平均(59.5±2.4)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4~76岁,平均(60.8±2.9)岁。本次所有研究患者均满足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且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缓解脑水肿、调整血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剂,10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首剂负荷剂量为300mg,随后7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

1.3观察指标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意识、言语、水平凝视功能、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手肌力、面瘫及步行能力等为NHISS评分主要内容,满分为4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

1.4疗效判断[2]

基本痊愈:患者NHISS评分减少91%~100%,并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低于17%,或恶化、死亡。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NHISS评分为(24.3±3.7)分,治疗后NHISS评分为(4.9±2.6)分。对照组:治疗前NHISS评分为(25.2±3.5)分,治疗后NHISS评分为(12.6±3.5)分。治疗前,两组患者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例);对照组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30/40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损伤虽经临床治疗但还是呈渐进性和阶梯式加重,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和恶化。此类患者约占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33%~38%。近几年,进展性脑梗死逐渐受到重视。多种致病因素相互协同作用引发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目前,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治愈率低,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进展性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与脉压变化、发热、炎症反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动脉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脑梗死的同时注意干预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减少其发生率,合理使用药物,恰当治疗,争取神经功能缺损尽早恢复,对预防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和改善转归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要给予规范治疗,严格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针对它的危险因素采用有效治疗,并且还需积极加强病人的抗血小板凝聚治疗。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凝聚治疗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都是临床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还能有效改善人体血管弹性,疏通心脑循环,在防治冠心病、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栓塞性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显著。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肠溶剂对人体胃肠道损伤较小。氯吡格雷是一种口服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的同时,并且有效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抑制血小板活性。根据多数临床研究资料说明,阿司匹林肠溶剂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提高药物抗血小板凝聚作用,降低复发率,临床使用效果理想[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5.0%。

综上所述,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阿司匹林肠溶剂联合氯吡格雷,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莉,钟建,邓哲.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机制[J].河北医药,2014,36(18):2014,36(18):2791.

[2]朱在勇,王进,周长文.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99例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5):585.

[3]陈章洲,吴水生.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