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朱敏

(保定世纪协和医院耳鼻喉科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研究相较于传统手术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治疗的因素。方法:选择在2016一整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76例,并将其平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分别有88人,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实行鼻内窥镜手术,比较分析两小组经手术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和成功率。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包含头晕头痛、嗅觉问题、鼻塞问题皆有明显好转,且实验组有93.24%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的74.84%,所得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窥镜手术对患者的组织损伤小,使得鼻腔功能保存完好,在临床上有确切疗效,手术有效率高,值得被临床采纳推广。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142-02

慢性鼻-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鼻部多发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晕眩等等。[1]最近几年,由于空气质量以及生活作息不稳定等原因,该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并且有些患者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后复发情况严重,因此该病的彻底根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临床医学科技的不断更新,鼻内窥镜手术在各项优势上都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本文通过鼻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做出了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76例,经鼻内窥镜检查过后,诊断符合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症状,其中,患者的年龄在14~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4±4.2)岁,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80例,患病时间在0.7~18年之间。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所使用的抗生素、止血剂等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同种药物的不同剂量,并且根据病症和个人身体素质选择采用哪种麻醉方式,对照组中有全麻和局麻各24例和64例,实验组中全麻和局麻各18例和7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实验组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具体治疗如下:首先切除增生组织和鼻息肉,然后进行钩突切除、组筛开放、清楚窦腔病变部位等操作。手术应以尽可能保留中鼻甲为原则,如果中鼻甲没有明显病变或者黏膜有轻度水肿,则要保留中鼻甲;如果鼻中隔偏曲息肉病变严重,就要进行息肉病变部分切除手术;伴鼻中隔偏曲影响通气则要通过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矫正。[2]术后均采用凡士林纱布填充鼻部,定期对鼻腔内部做清理,并按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一周后出院过后要遵照医嘱换药用药,直到术腔完全上皮化为止。

1.3观察指标

根据内窥镜鼻窦手术和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显示,疗效评定标准包含嗅觉障碍、鼻分泌物、头晕问题。其中:有效标准为:无头痛现象,无鼻塞或者轻度鼻塞,窦口通畅,脓涕较少。治愈标准:无头痛、无鼻塞、窦口通畅。嗅觉良好、鼻道情况恢复良好。无效:临床症状均未减轻。[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通过x-±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对两组临床疗效的调查,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无效例数罗列如表1,实验组有93.24%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4.84%,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通常情况下是因为急性鼻窦炎的反复发作却并没有经过合理及时的治疗所引起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嗅觉障碍、头痛、鼻堵塞等。近些年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传统手术治疗鼻窦炎,不但手术创伤面大,复发率高,而且对病灶的改善也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就为此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中作用显著,是一种新型治疗形式。而其临床效果显著的原因是通过内窥镜可以更清晰的发现病灶,操作方便,便于临床快速诊断病情,从而彻底清除病变。[4]对于手术中的清除黏液纤毛和通畅鼻窦都有明显的效果。而这种新型的手术能否成功除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本身之外,还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麻醉方式、医生的手术技巧、术中其他组织损伤等等。所以,术前应该对患者病情做全面探讨,了解鼻窦周围的病变情况和病理切片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前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抗生素的消炎情况、以及止血和激素水平都对手术成功起着关键作用。术前对患者的CT结果要反复核实,注意手术部位,以免由于操作不当伤害了其他组织。麻醉医师在术中要确保麻醉深度对患者适中,技巧娴熟,能快速判断患者的术中状况,确保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安全。为防止术后并发症,术中可用吸引器做探针,操作室注意手法和深度,避免操作不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以上的实验和数据显示中,实验组术后有效率为93.24%,而对照组有效率仅占74.84%,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大概二十个百分点,所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内窥镜手术后,术前各项临床症状好转的更快,恢复后各项指标也更接近正常水平。与传统手术相比,内窥镜手术对组织损伤小,尽可能的保存窦腔的功能。这种近几年来在国外兴起的有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新技术,经试验和临床数据显示有极大的成功率和治愈率。由此可见,鼻内窥镜手术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潘玲隆.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4):2132-2133.

[2]屈凤勤.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4):80-81.

[3]苏怡,谢景华,潘晓李,曾国庆.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4):86-89.

[4]古闯逸,何健波,罗永志.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00例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4(14):117-11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