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杨红

杨红新疆石河子市133团一中83206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大多采用单一的教学体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存在很大的障碍,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数学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涵义问题措施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进行单方面的输出,而缺少了反馈这个重要的环节,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非常不利。只有加强数学教学课堂上的互动,激发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才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更好地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数学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授课方式单一。

数学学习都有很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因此知识的学习量就很大,这就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而课堂上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比较少,难以安排必要的互动环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东西,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认识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就足够了,进行课堂互动就是浪费时间。正是由于存在许多这样的思想,使得数学互动教学很难取得突破,最终不但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建立也有很大的反作用。

2.缺少必要的环境。

我国初中数学教学采用的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度,这样就使得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学生大多选择被动地接受,而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不懂的地方的学生却比较少。其实很多学生对于一些知识还存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也正是这种环境,使得学生难以形成互动的习惯,难以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也难以在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

3.缺乏质疑探究精神。

受到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位置是处于优势的,在长久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的权威在学生的心中深深地扎根,因此即使其心存疑问,也不敢提问。也正是这种质疑探究精神的缺乏,使得学生难以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二、提高数学互动教学水平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互动意识。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互动教学的意识,在课堂上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教育模式,被动地向学生传输知识。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长远来看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成长,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存在很多的危害。为此,应该要求教师加强对于互动教学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到互动教学对于学生的作用,才能使其在课上课下进行互动,深入学生,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优化课时安排。

虽然初中的教材本身并不是非常难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扩展和延伸的东西却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初中涉及到升学的问题,在这样的压力下,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加大了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因此在初中数学课时并未增加的基础上,学生们的学习量却大大增加了。长此以往,我国的初中教育也将走向极端,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非常不利。

3.创设必要的环境。

我国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师生之间很难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这就需要创设必要的环节,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就是利用课堂分组的方式,来减少教师的传授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加充分的课堂互动;另一种方式就是改变现在的教室布局,进行圆桌式布局,教师在圆桌的中心进行授课,这样对于互动来说更加便利。

4.培养质疑探究精神。

我国的教育传统上教师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的心声,在长期这样的压抑下,学生的探究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扼杀。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因素,有的地区教育方法比较开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但是当某个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很容易在学生的小圈子里落下特立独行、显摆的口实,使学生很难保持融洽的学生关系。因此,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才能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现在初中数学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锈琚新课改初中数学中教学误区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1,(04)。

[2]蔡祖忠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6)。

[3]申海波浅议初中数学互动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