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10031
摘要:通过吸收前人的研究经验和总结自己的设计实践,分析车站的特点设计和车站建设方案,基于现场的环境和车站之间的关系,讨论如何设计车站。本文通过分析成都轨道交通六号线站点建筑发展,车站设计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正确处理车站建筑和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和有效的设计方法是基于空间环境设计方法,根据车站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
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建筑;设计分析
引言
城市繁华地段的地铁车站建筑是由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在复杂的空间环境,设计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更好地实现站点功能,使车站可以融入到周围环境中,并创造更好的实施条件,有必要研究这种车站的设计方法。
1、工程概述
本次研究范围为6号线一、二期工程,线路北起于望丛祠站,南至观东路站,整体呈南北走向。线路全长约47.2km,全线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38座,其中最大站间距约2.8km(金融中心东站~中和站);最小站间距约0.72km(上府河站~川师影视学院站),平均站间距约1.3km。6号线一、二期工程设郫筒停车场、龙灯山车辆段:郫筒停车场于北端的望丛祠站接轨;龙灯山车辆段于南外环南站及双陆路站接轨。西南交大站(原二环交大路口站)为6号线一、二期工程第18个车站,位于交大路与二环路交叉口西侧,顺交大路路中布设。
2、主要设计原则及标准
2.1主要设计原则
(1)认真贯彻成都地铁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指导思想,节约能源,注重环境保护;
(2)地铁车站设计,应符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及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要求,按照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满足城市景观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及市民的影响,努力做到方便市民,节省工程投资;
(3)车站设计规模,按远期或控制期设计客流量控制,并根据车站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及该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2设计标准
(1)站厅层:公共区装修后地坪面至结构顶板底面净高应根据车站的客流量、送排风方式、设备管线需求等因素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4800mm;公共区地坪装修层厚度:150mm;公共区装修后净高:≥3200mm;
(2)站台层:公共区装修后地坪面至结构顶板底面净高应根据车站的客流量、送排风方式、设备管线需求等因素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4550mm;公共区地坪装修层厚度:100mm;公共区装修后净高:≥3000mm;站台装修面至轨顶面高度:1080mm;
(3)车站主要设施:
①自动扶梯:2台相对布置的自动扶梯工作点之间净距:≥16000mm;与步行楼梯相对应时扶梯工作点与楼梯第一级踏步的净距:≥12000mm;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前方任何障碍物净距:≥8000mm。
②电梯:每个车站应设置无机房电梯,供老弱病残者、大件行李携带者及车站工作人员搬运维修配件使用;车站站厅至站台的电梯设在付费区内或设于车站客流量较小端的公共区与设备管理区之间,岛式站台每站设一台,电梯门应面向集散厅;每个车站应有一个出口设无障碍电梯或其它无障碍设施(如坡道、轮椅牵引机等),电梯的上下出入口宜与楼扶梯共门厅,以方便电梯的管理和使用;
③楼梯:车站出入口至站厅和每个付费区内均应设有楼梯,以便在自动扶梯检修时仍能保证站内乘客的疏散;当车站设备管理区分为上下层时,应有一部上下联系及火灾时作为消防及疏散的封闭式楼梯,楼梯宽度不小于1200mm,供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使用;
3、主要设计思路
(1)结合客流吸引的主要方向合理设置车站出入口;本站位于交大路与二环路口交叉口西侧。除吸引交大西门客流外,还覆盖了交大路两侧的居住小区客流资源。
(2)本站为与7号线节点换乘的车站,车站主体沿交大路设置,为减少对交大路主干道及两侧支路的交通影响,本站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3)车站西侧以住宅建筑为主,且距离道路红线较近,故只设置一个送风亭,将本站的活塞风亭及排风亭设置在东侧商铺前,并满足距离周边敏感建筑15m的环评要求。
4、车站建筑布置
(1)站厅层:设备及管理用房区位于车站西端(小里程端)主要设有车站控制室、站长室、公安值班室、公安通信设备室、AFC票务管理室、AFC设备室、等管理及设备房间并设置一直接出地面的消防疏散口,东端(大里程端)为6、7号线换乘区域。中部为公共区,均匀布置4组楼、扶梯和1台无障碍电梯与站台层联系。
(2)设备层:设备及管理用房区位于车站西端(小里程端),车站的主要设备及管理用房布置在车站小里程端,主要设有0.4kV开关柜室、35kV交流开关柜室、控制室、信号设备室等管理及设备房间并设置一直接出地面的消防疏散口。车站大里程端设有照明配电室、及部分备用房间并设置一直接出地面的消防疏散口。
(3)站台层:采用13.00m宽双柱三跨岛式站台,本站土建有效站台长度按A型车8辆编组设计,土建有效站台长186m。站台层中部为公共区,均匀。布置4组楼、扶梯和1台无障碍电梯与站厅层联系。公共区两端为设备用房区,小里程端主要设有屏蔽门控制室、照明配电室、公共卫生间等设备用房,车站大里程端设有废水泵房、照明配电室等设备用房。
(4)通道及出入口:站近期共设置4个地铁出入口、3个消防疏散口、2组共6个风亭(东端风亭组及冷却塔为与7号线合建)。其中D、E、F出入口位于交大路东侧的商铺前的人行道上;G出入口设置于交大路西侧人行道上,同时在G出入口配置垂直电梯一部;所有出入口均为有盖出入口。
5、人防工程
5.1防洪(涝)措施
车站地面出入口平台以及能够进入车站内部的其它开口处的平台标高均应高出室外地面450mm,风亭口下檐高于设防要求高于附近地坪面1000mm,在出入口设置了防淹闸板,同时满足防洪(及暴雨)的要求(按当地200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必要时设临时防淹闸槽。闸槽高度为平台面以上800mm。
5.2人防措施
本站为一般设防站,人防单元为全线防护单元18,按抗力为核武器6级、常规武器6级,防化等级为丁级,战时为紧急人员掩蔽部,掩蔽人数1000人,利用G号平时人员出入口通道设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利用D号平时人员出入口通道设战时次要出入口,利用4号新风亭设战时进风道,3号排风亭设战时排风道,其余战时不使用的出入口和风道均采用门式封堵。
6、建筑装修
6.1装修设计标准及原则
(1)标准:所选择的装修材料应具有不燃、无毒、放射性指标满足国家环保要求、经济、耐久、便于设备管理和清洗的性能,地面材料应防滑、耐久、耐磨、耐腐蚀;在设备和管理用房及公共部位要考虑采用具有吸音、防潮功能的装饰材料(根据各专业提出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确定);
(2)原则:应以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为总原则,以速度、秩序、通畅、易识别来体现快捷性交通建筑的特点,力求简洁、明快、朴实、经济、不追求豪华、并最大限度地体现城市风貌为目标;车站应在统一的模式下,体现各站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手法最大限度地改善地下封闭空间的沉闷和压抑感。
6.2广告、导向设置原则
(1)站台层、站厅层、地面出入口,以及与地铁车站相连的物业开发区、地下步行街、商店、火车站等公共区域,必须设足够、明显而引人注目的导向、标志,引导乘客以最捷径的路线流动;
(2)导向、标志必须按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要求制定的统一标准和规格执行;
6.3路引及广告灯箱的布置原则
车站内设置的广告灯箱应与车站装修设计和照明设计相协调,广告灯箱宜规格化、统一化,亮度适中。
7、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大路为单向出城方向的主干道,车流量较大,需处理好施工期间交通疏解问题。需进一步落实和实测220KV电力隧道的实际标高走向,以稳定本站附属建筑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牛韶斐.紧凑城市理念下地铁站综合体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边靖雯.长春地铁空间导视系统的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
[3]金建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施布设评估[D].东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