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分节段与长节段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前路分节段与长节段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谢小波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前路分节段与长节段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6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路长节段手术方式,治疗组采用前路分节段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三间隙、四间隙两个不同节段和术后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分节段手术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也起到一定的调节改善作用。

【关键词】前路分节段;长节段手术;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持续加重和发展,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脊髓型颈椎病成为了当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颈椎疾病[1],一旦在临床中确诊后,需要及时的开展治疗过程,通过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对脊髓的压迫,从而对脊髓曲度和压力起到一定的调节改善作用,保证了脊髓颈椎的稳定性,当前在治疗累及3个间隙和4个间隙的多节段颈椎病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下面本文就针对这两个不同间隙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前路长节段手术方式和前路分节段手术方式对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开展分组治疗过程,对其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和结果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每组各30例。其中累及3个间隙的患者是40例,累及四个间隙的患者是2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治疗组,年龄44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55.50±3.70)岁。对照组,年龄44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55.61±4.02)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者选取仰卧位姿势,之后实施气管内插管麻醉处理[2],在患者肩部下放垫上枕头,使得颈椎保持一定的度后形成后仰,同时选取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选择一个竖向切口,然后在手术过程中,将皮肤逐层进行分开,一直到颈椎体前缘。之后采用X光机实现定位和检查处理[3],对患者的病变组织情况以及病变节段进一步加以准确确认,采用奥美拉唑40毫克联合甲基强的松龙1000毫克,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4]。

对照组采用前路长节段手术方式,在手术开始后,将手术视野范围内的椎间盘有效切除,之后在患者的双侧颈部长肌内缘以及钩突内缘范围内实现连续的切除操作过程,一直切除到椎体以及后纵韧带位置,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减压槽[5],将后纵韧带切除后,实现对整个减压槽周围的有效减压处理。

选择适合大小的钛网,填充好松质骨,之后将其完整的嵌入到减压槽中,采用螺钉加以完全固定,使得其能够在椎体中稳定存在,进一步对伤口位置进行有效冲洗处理,放置引流管,逐层将切开组织关闭和缝合[6]。

治疗组采用前路分节段手术方式,在手术开展过程中,不需要连续进行切除融合节段内的椎体和椎间盘组织,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发展情况及手术开展要求和术中需要等目标,将主要的病变节段的椎体次全切开,然后将次要的椎间隙进行很好的分开处理,进一步有效切除椎间盘以及相关组织,在减压节段放置钛网,可以在上下椎体以及中部中保留椎体中植入螺钉完整的实施固定,进一步对伤口进行有效冲洗,放置引流管,逐层将切开组织关闭和缝合。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指标结果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三间隙、四间隙两个不同节段和术后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患者术前JOA和术后JOA两项指标结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在三间隙和四间隙两个不同节段间隙的术前、术后JOA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前后JOA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手术过后治疗组患者在三间隙和四间隙两个不同节段间隙的术前、术后JOA指标和对照组患者在三间隙和四间隙两个不同节段间隙的术前、术后JOA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讨论

采用分节段、长节段等前路治疗方式,可以针对大部分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展开有效的治疗过程,但是在实际手术过程中手术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叠加,而是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颈椎病情状况以及需要达到的治疗效果等各个方面因素,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分节段手术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也起到一定的调节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嘉国,贾长青,张圣飞等.颈椎病手术中脊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9):615-617.

[2]尹飚,唐龙,章波等.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支撑固定效果近期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2):3487-3492.

[3]王刚,吴涛,黄鑫鹏等.Zero-P椎间融合器颈椎前路置入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优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1):4980-4985.

[4]魏新荣,移平,杨峰等.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3):255-257.

[5]曾岩,党耕町,马庆军等.颈椎前路术后融合节段曲度变化与轴性症状和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9):520-523.

[6]宋升,孙振中,姜为民等.桥形固定颈椎前路融合器ROI-C在颈椎内固定治疗中的初步疗效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44):7127-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