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庙宇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浅析庙宇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孙艳芹

孙艳芹(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正视庙宇文化的社会改良作用,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庙宇文化;劝世特点;改良作用;正确引导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188-01

西方的宗教道德自成体系,以一本《圣经》使其教义得以源远流长,并能于现世进行广泛普及。中国传统宗教的源头也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但不及西方宗教盛行的最主要原因,便是没有一本系统的集大成的教义作为载体来使其广为流传。佛教教义中生涩枯燥的玄语箴言太多,致使普通百姓在阅读时障碍重重,因而也难以完全能统治普通民众的身心。道教教义更显杂乱,虽源头深远,但无数代的道家修行者在强调自身修行的同时,缺乏的是一种把自家教义杂糅、融合、汇编、整理的文化修行。于是,即使是现代的道家人,也只能围着一本《道德经》望文生义,或引申发挥。西方人不讲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却只是用一本《圣经》来作为调整人的思想行为、道德修养的标准,可见宗教的积极的社会意义。然而虽然各类宗教身着的外衣不同,但在其内涵底蕴里面,却能找到共通之处,那就是劝人弃恶从善,积德积福。笔者所服务的郑州市商城遗址管理处下辖有城隍庙一处,每日目睹众多的善男信女到庙中虔诚求拜,也深感宗教对人们思想意识影响的功效之深重,于此特撰文剖析一下庙宇文化中的一些能引导人积极向善的成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合理地取舍这类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人类正确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无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庙宇文化的劝世特点

中国的佛道文化,除了以上所说的可以通过经书典籍等方式传承之外,可以为普通民众最为喜闻乐见和最易接受的,就是通过庙宇僧道等直观事物所传达的庙宇文化了。城隍庙为道家庙宇,在善男信女的心目中,所膜拜的城隍是能够保佑一方百姓平安幸福,保佑信徒一家逢凶化吉,喜乐安康的神灵,而在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一书中,蒲先生描写过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死后被封为城隍的故事,这是道家得道成仙思想的体现。其他如阎罗王、太上老君、四海龙王等仙家的庙宇,多半也是在宣扬一种惩恶扬善的正气,对于俗世道德的弘扬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道家强调现世中个人精神与肉体的共同修炼,那修炼的极致,便是能够得道成仙,可以长生不老。姑且不论这种学说在自然科学的反证下的荒谬,可以看其逻辑内涵:修身养性,塑造精神品质,强身健体,或有功德于百姓社稷,最终都可以位列仙班。这种成仙程序的设计,无疑能迷醉一些善男信女,使其在迷茫的生活中找到一盏指路明灯,而循着这种明灯的指引而刻苦修行之人,也大都能成为社会的稳定力量。基于道家理论的此点功德,可以直接地看出其对于当今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所在。

道教强调修身养性,返璞归真,最终得道成仙,与佛家教义的共通之处,在于二者皆强调了人生于现世时要刻苦修身,弃恶扬善。通过众多信徒的个人行为从而致使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佛家为信徒所设计的最终去向是有别于道家的,佛家讲求因果报应,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现世中行善积德的人将来都不会被打入地域,而是能顺利地完成轮回转世,重新做人。这种朴素善良的人生规划,也无疑能使于现世中迷茫无助之人找到精神的寄托。

二、正视宗教文化的社会改良作用

当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带来了社会道德的深刻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逐步确立,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讲求效率、开拓创新、平等竞争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交换法则也容易侵蚀到人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地方,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影响良好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而且会危及改革稳定的大局。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如果再有宗教道德的补充和帮衬,会更加有利于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宗教道德对于弥补当前社会的信仰危机所起到的作用。任何一个时期,底层民众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而这部分民众,又往往是各类宗教所征服的对象,即使从当今的一些优秀的商界人士身上,也能看出宗教文化的渗透,多数的商人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也总爱以慈善捐助的散财方式以换得心理上的平衡与舒缓。由此可见宗教文化对于世道人心的影响。

三、对于庙宇文化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庙宇文化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便是它的社会稳定功能。我国宗教界所提出“反对纵欲”、“救人困厄”、“作光作盐造福社会、爱国爱教荣神益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等口号,也都是符合现实社会需要、切实可行的伦理道德要求。所以、作为社会秩序的管理层,是绝不可忽视宗教道德以及它所渗透的民众的力量的,不刻意地去扶植宗教,但也应正视它的社会改良作用。

庙宇文化中以行善为宗旨的道德戒律和行为规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组成部分。宗教道德所倡导的忍耐、宽容、谦虚、平等、博爱、慈悲、不杀生、保护动植物等,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保持人际关系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保护生态等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它对于维系世道人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列金花.《宗教道德的现代意义》.中国民族报

[2]熊坤新.《民族道德与宗教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