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分析刘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分析刘鹏

刘鹏

身份证号码:43250319871004XXXX湖南长沙市41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工厂中生产构配件,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接组装,实现了建筑工业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克服了传统现浇结构的缺陷,摆脱了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方式。伴随着国家及各地政策层面的促进作用,建筑工业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新时代的装配式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直接导致装配式建筑的造价一直居高不下,这将是建筑工业化的继续发展的绊脚石。排除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不足之外,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避免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如何高效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1999年,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建筑业迎来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过去二十年来,国内建筑界兴建的都是传统式钢筋混凝土建筑,投资大,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在施工过程中浪费严重。由于采用现场湿浇混凝土工艺,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国内建筑业亟待进行转型升级。201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1装配式建筑

17世纪,在英国、法国、德国无法生活下去的贫民漂洋过海来到北美蛮荒之地。他们一贫如洗,茅屋(直到19世纪末,英国、法国还有不少茅屋)、窝棚难以栖身。但移民们就地取材,砍伐树林,大量制作木构件,成批地拼装成结实的木屋,这便是“装配式建筑”的起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西欧、日本的城市在狂轰滥炸中化为一片废墟(据说即使每天清除1000吨瓦砾,也要花30年才能把柏林的瓦砾清理干净)。战后,西欧、日本住房紧张,建筑公司又缺乏大量资金,根本没有人力、物力、财力兴建传统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只好转向发展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也不负众望,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1960年间,现代装配式建筑在美国也流行起来。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需要进行现场湿浇,等待混凝土凝固(晒大楼)、刷漆、抹灰、安装水、电、管、线。而装配式建筑则在车间里成批成套地生产内墙板、外墙板、叠合板、阳台、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房屋构配件,然后把它们运到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装配起来,即可完成一个建筑项目。与传统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明显优点:建设速度快(施工周期只有传统建筑方式的1/3,全部工期可以压缩为1年)、建设效率高、污染较少,施工不受季节、天气影响、现场作业量较少、工人劳动强度低、可节约大量人工成本、并节约资源、能源(由于避免了现场湿浇,可以节约大量水)。目前,美国、日本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90%;而在国内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仅占3%。

2现场施工阶段

1)运输车辆无法进入施工场地:主要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施工总包单位对装配式施工经验不足,平面布置时道路不满足运输要求。处理办法:a.常用构件运输车辆宽度2.4m,车厢长约13m~17m,道路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确认时可让有经验的司机现场查看并做试行。b.确实无法满足转弯半径要求的可以开两个大门,运输车辆直线开出。2)吊装顺序不合理:主要由于技术交底不到位,尤其是框架结构或者存在预制梁的装配结构;处理办法:深化设计单位可以利用三维模型对总包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吊装顺序,一般吊装顺序为PC楼梯(下一层)→PC柱→PC梁→叠合板。如果现场堆放则另行考虑运输顺序。3)叠合板桁架钢筋穿线管困难:主要由于深化设计单位未考虑机电线管走向;工厂将桁架钢筋放错排;处理办法:深化设计通过BIM建模,综合考虑各专业,对于线管交叉部位进行特殊处理,合理设计桁架钢筋的高度和摆放位置。4)钢筋碰撞问题:主要由于深化设计人员现场经验缺乏,工厂加工未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等原因。处理办法:深化图设计人员应能够清晰的了解现场钢筋加工及绑扎工艺,利用BIM模型对钢筋碰撞问题进行优化,采用优化节点、上抬、内凹等,其中全装配式框架结构这点尤其要注意。5)梁上部钢筋穿筋困难:主要由于叠合板钢筋需要伸到梁中,梁上部钢筋需要后穿,否则叠合板钢筋无法伸入。处理办法:深化设计优化设计节点,将梁箍筋采用开口箍,叠合板吊装结束后,绑扎梁上部钢筋及完善梁上口开口箍,采用绑扎或者焊接方式且必须满足锚固长度。6)机电点位跟现浇部位穿线管不在同一位置造成的构件剔凿问题:主要由于现场跟工厂点位没有提前沟通。处理办法:现浇部位的机电工程师需要对构件图进行深入了解,深化设计人员提前交底。7)转换层预留钢筋点位不准确:主要由于现场未按照深化图纸的点位进行预留,以及未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导致的偏位。处理办法:按照规范要求植筋。8)现场灌浆不密实:主要由于现场没有专业培训的灌浆工,管理缺失。处理办法: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做好班前交底工作,监理或者质量员旁站等事前控制措施。9)构件超重问题:主要由于现场未按照构件深化图的重量进行塔吊选型;处理办法:未制作的由深化设计人员对构件进行再次深化,改变构件尺寸,已经进场构件经深化设计同意可做切割的现场进行切割,无法切割的报废处理。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构件生产厂商或装配式深化人员应提前与现场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塔吊选型时应双方协商后选择。10)工期问题:主要由于首层转换层施工慢,吊装工序较为复杂,工人不熟悉。处理办法:增加图纸的熟悉程度,构件加工厂及现场要及时沟通,将碰撞问题、定位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避免措施,最好引入BIM模型,提前施工模拟,以提高现场精细化施工水平。

3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

3.1工厂生产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构件表面印筋、构件损坏、掉角、剪力墙构件预留钢筋偏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是:按照规范要求,在构件下部设置垫块,并均匀喷涂脱模剂,这样可以避免构件表面印筋;严格控制拆模时间,保证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再拆模,拆模时不能野蛮作业,要高频率轻捶,这样可以避免构件损坏、掉角。剪力墙构件预留钢筋偏位多是由于模具孔位偏差造成的,因此,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模具孔位精准。

3.2构件存放与构件运输

在构件存放与构件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构件变形、构件外部钢筋锈蚀、构件倾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是:用车辆运输叠合板时,先在车厢上设置150mm×150mm的大型枕木,再叠放叠合板,然后,在叠合板间设置40mm×90mm的枕木作支垫,每辆车运输的叠合板控制在4~6层,这样可以避免构件变形;构件外部钢筋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难免出现锈蚀,所以在构件出厂前一定要向它们的外部钢筋上均匀涂抹除锈剂;为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倾覆,宜采用立式方式运输外墙板,采用水平方式运输阳台、梁、楼梯、板(叠放的梁、柱层数不能超过3层,叠放的板层数不能超过6层)。

结语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尚未得到大规模推广,但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式建筑具有众多优点,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应当认真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开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6):239-241.

[2]田雪梅,王胜男.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居舍,2018(35):70.

[3]罗杰,宋发柏,沈李智,等.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究[J].建筑安全,2016,31(8):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