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登封市供电公司河南省登封市452470)
摘要:编制目的: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目前室内GIS设备的不断增多,为高效、有序地处理在工作场所的密闭空间发生的中毒窒息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特制订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封闭空间发生中毒窒息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二、事件特征
1.危险性分析及事件类型
1.1危险性分析
在容器、槽箱、排污井、地下沟道及化学药品储存间等密闭空间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作业环境中严重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伤害等。
1.2事件类型
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
2.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生产区域内电缆夹层及地下电缆沟道通道内;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凝汽器等设备周围;压缩空气储气罐、排风机、化学药品储存间等。
3.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当工作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且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工作人员昏倒、休克,甚至人身死亡。
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4.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4.2在上述场合工作时,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
4.3在上述场合工作时,工作成员工作随意,不听从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合理安排。
三、应急处置
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1六氟化硫气体泄漏事件事件发生后,当值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组织汇报,同时汇报上级部门。
1.2工作人员在应急救援组织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规程处理。
1.3应急处置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1将窒息人员脱离危险地点。
2.2对于有毒化学药品中毒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2.3对于密闭空间内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
2.4对于电缆沟、排污井、排水井等地下沟道内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地点,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先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方法通过有毒气体检测仪、小动物试验、矿灯等),确认安全或者现场有防毒面具则应正确戴好防毒面具后进入进行施救。
2.5施救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后,将窒息人员救离受害地点至地面以上或通风良好的地点,然后等待医务人员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场的情况进行紧急救助。
2.5.1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及抢救:
2.5.2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5.3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2.5.4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2.5.5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a.通畅气道。
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c.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2.5.6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a.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b.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c.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四、注意事项
1.对于电缆沟道、有毒化学品储藏室等的救援工作,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戴好防毒面具,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再进行施救工作。
2.电缆沟、排污井、化粪池等进行抢救时,施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好防止人身坠落的安全措施。
3.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
4.采取通风换气措施时,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止氧气中毒。
5.对于密闭空间内部禁止使用明火的地点,如管道内部涂环氧树脂等的地点,严禁使用蜡烛等方法进行试验。
6.对于防爆、防氧化及受作业环境限制,不能采取通风换气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严禁使用净气式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