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台上的大智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1

小舞台上的大智慧

马丹丹

二人转,转了一年又一年,一转就是三百多年,最初只能在田间地头一把唢呐一把弦儿的娱乐消遣,到如今是买票欣赏,“转星”红遍全国,这不能说是种巧合,只能说二人转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牢固的艺术根基,扎实的文化基础,总的说来,就是二人转有着小舞台上的大智慧。

如果给当今的文艺行当排个名次,那么第一的当属影视红星,随着一部部影视剧的热播,影视红星当道,占领着艺术舞台的半壁江山,雷打不动的第一名。其次就要属歌星了,再往下是小品明星,相声明星,话剧明星。最后估计才能有戏曲明星的一点立足之地,并且微不足道,不能与那些红星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不过,“小沈阳”的横空出世使得这一格局大变,使一个小小的戏曲演员跻身于大明星之列,让人为之疯狂,确实出乎意料,按说小沈阳的长相其实是不敢恭维的,但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钟情于他呢?这又可以说是二人转人的一种智慧。

三百年的时间,我们的祖国在动荡中、战争中、改革中摸索前行,而二人转这一艺术门类却一直没有消匿的意思,反而一直流传至今,我认为,这其中有几点很重要的因素可以总结出来。

第一,二人转的民间化大众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是农村包围城市,恰巧,二人转的主力拥护者也恰恰是我们朴实的农民朋友。因为起初,二人转就起源于农村,“地垄沟里的小调”就很贴切地形容了早期二人转的状态。也就是说,起初的二人转就是农民朋友干农活干累了,凑在一起解闷的“花把势”罢了。正是因为这一不起眼的特点,让二人转扎根于广大的群众中间,让其有了广泛的传唱度,也奠定了其人人都会,人人都爱的群众基础,保证了二人转的传播速度与态势,让二人转艺术得以流传至今。丰厚的人文基础,是二人转艺术的最大优势。

第二,二人转贴近百姓,没距离感。

二人转的最大特点是创作迅速,编出来的词曲上口快,过瘾,符合东北人的节奏。大了说,国家大事,我们张口就来。小了说,家长里短,我们都不闲着。总是能让百姓感觉看二人转就像是看自己的家人,朋友在和自己唠家常一样,轻松,舒服。所以就会有人说,二人转演员演戏太放松,不够专业。其实,这才是最专业的表现。二人转的台下,你经常能看到许多女性观众在边织毛衣边“听”二人转。这说明,在她的心里,二人转演员就如同他的一个家人朋友一样,她只是来和自己的亲属来聊天来了,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

第三,二人转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使得观众有取有舍。

有人爱笑,有人爱闹,有人爱唱,有人爱跳,有句话说众口难调,不过这句话用在二人转里就很牵强,因为二人转包含了好多的表现手法,只要你能坐在这里,保证有你喜欢的。这就是二人转演员的自信。而这自信来自二人转的多样化。就像学者总结的二人转的定义一样,二人转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能满足各种人和各种行业对于艺术的不同需求。这也是二人转艺术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二人转的诙谐幽默,带来了极高的人气。

把艺术说白了,就是让人看了开心、舒服,不能让人看了就烦。二人转的诙谐幽默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早先,没有女演员的时候,采用两个男演员演二人转。其中一个男人扮成女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搞笑的安排,使人看了捧腹。如果你是演员你就会懂得,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能把观众逗乐了会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如果一个演员能把你逗乐了,你一定会记住他。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二人转的原因,因为它不仅好听,而且好笑。

第五,二人转的延伸演绎和新的挖掘。

有些人总有一个疑问,就是二人转演员究竟从那里来,为什么会那么多,为什么那么幽默。其实这就是二人转演员的智慧所在。取百家之长,补自己的不足,这就是二人转的生存之道。艺术门类的繁多,使得二人转人有了各种各样的灵感和措施来丰富二人转,在二人转中加入歌舞,小品,杂技,绝活,让节目更立体,更生动。我们虽然有着三百年历史,却始终都像个年轻的小伙子一样朝气蓬勃,让自己始终处在一个学习的位置,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第六,成熟剧种经得起考验,底气十足。

曲牌的丰富,使我们有各种各样表达情感的方式。剧种的丰富,让观众可以选择各种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我们有单出头,我们有二人转,我们有拉场戏,再难的剧本都能用这些方式演,而且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小帽、说口、正戏,就像一个文化大餐的汉堡,夹杂着各种美食,让你既得到营养又爱吃,而且百看不烦,百吃不腻。

总结:一个剧种的生存,不是单靠某个人,而是靠戏曲本身所沉淀下来的文化根基,这根基牢牢扎根于群众当中,就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人转就是这样,起源于东北,扎根于东北,服务于东北。二人转人欣慰地看着二人转事业的前行,看着它流传于世,但愿二人转能流传更久远,而二人转也能娱乐到更多爱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