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250014
闵子骞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而流芳千古。死后有多处墓地,例如:河南范县、安徽宿州、徐州萧县、济南历城等地,都建有闵子骞墓。这是因为人们崇敬闵子骞的孝行,在各地修建了许多衣冠冢,以宣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这些闵子骞墓,都被各地政府和文物部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妥善保护。但是,到底那一座才是闵子骞的真墓,却是众说纷坛,没有统一的认识。不过,据《《闵氏家谱。居济宝迹》》记载,闵子骞死在讲学途中,葬在华不注山下。而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宋濂也考证,(好像是《《孝经新说》》记不清了)济南甸柳庄的闵子骞墓,才是闵子骞真正的墓地。而且,济南闵子骞墓有许多传说,在这里就讲一个在济南历城一带,流传最为广泛的传说。
话说北宋年间,济南历城有一位姓黄的知县,奉命率领百姓治理小清河,这浚河可是一个苦差事,整日风吹日晒,天天一身臭汗。这位黄大人身先士卒,指挥浚河工程多年,政绩卓著,可就是得不到升迁的机会。
当工程修到华不注山脚下时,黄大人正指挥民工清理河底的淤泥,就听到“嘭”的一声,是镐头刨到巨石的响声。本来在山脚下刨到石头,并不奇怪,可这声音听起来,下面好像是空的。于是黄大人赶紧提醒大家:“小心点,不要用镐刨了,轻轻地用铁锨铲”。随着黄泥被慢慢除去,渐渐露出一口紫青色的石棺,更奇怪的是,石棺的盖上隐隐约约好像有字。黄大人马上吩咐道:“快去拿水桶刷子,将石棺刷洗干净”。一阵忙乱之后,几行奇怪的文字呈现在众人面前。众人围在四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个问“这是什么字?”那个道:“好像是梅花篆字”。这个又说:“可能是天书啊”。争论半天,也没人说出个所以然。只好请教黄大人:“黄大老爷,您学识渊博,就给大伙念念吧”。这位黄大人倒也确实有些学识,只看了片刻,就大声说道:“这可是孔圣人的门生,大孝子闵子骞的棺椁。上面的字是周朝的籀文,我就给大伙读读这首诗:孝哉闵子骞,死后葬黄泉。幸遇黄太守,起我在高原”。读吧黄大人摇摇头,心中赧然道:“闵夫子啊,我为你迁坟倒也无妨,可我是黄知县而不是黄太守啊”。
话音未落,就听远处有差人高喊:“喜报﹗喜报﹗黄大人喜报﹗”黄大人猛然回过神来,立刻让差人过来别着急慢慢说。这个差人高举公文对黄大人说:“恭喜黄大人,您高升了,现在是太守大老爷了,这是委任状”。“恭喜大老爷”,“贺喜大老爷”。就在众人给黄太守道喜的时候,这位新任黄太守却心中暗暗惊讶:“这闵夫子也太神了,我一定给他老人家修一座像样的墓,但愿他老人家保佑我从此官运亨通”。可这高原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于是,黄太守派人请来了一位有名的风水先生,先生拜见黄太守,又拜过闵夫子,看到石棺上的字,不由得一惊。然后,神秘的对黄太守说:“千年之前早有定数,大人只管率领众人抬石棺朝南走,到时候大人自然就明白,此天机不可泄露”。说完便飘然离去。
第二天一大早,黄太守便挑选了三批强壮民工,轮流抬着石棺朝南走去。这大青石凿成的石棺足有千斤重,走的又是羊肠小路,直走到日落黄昏,也不过抬出了二十几里地,黄太守走在前头,发现前方一里路左右有一店房,转过身正要喊大伙加把劲,前面不远就有店房。就听见“叭”、“叭”“轰隆”几声,然后就见尘烟四起。原来几根绳索同时崩断,石棺重重的墩在地上。黄太守心中咯噔一下,不知是何征兆,便招呼大伙:“先把石棺停放在这儿吧,大伙到前面的店房吃饭,休息一夜明天再回来抬”。说罢就带领众人朝店房走去。来到店房一问,原来村子叫甸柳庄,店房叫柳家店。大伙累坏了,草草吃过晚饭,到头就睡着了。
半夜时分,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怒吼的风声呜呜咽咽,犹如苍天大地在哭泣。熟睡的人们从梦中惊醒,恐惧的从门缝中向外观看,只见那漫天的黄土,将整个宇宙都映成了黄色,狂风旋转着悲鸣着,就像一条黄色的巨龙,在天地间飞舞。惊恐的民工悄声指给黄太守“大人,那黄龙的下方,正是石棺的位置”。黄大人的脸上也不免露出茫然的神色。
天终于亮了,风也停了,黄太守赶紧率领众人朝石棺奔去。人们没跑出多远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因为昨天放石棺时,周围的环境记得很清楚,这一带虽说荒凉但地势平缓,遍地荒草和低矮的灌木丛。可眼前突兀出现了一个方圆近百亩的黄土台子,看看那新鲜的泥土,分明是刚刚砌成。更诡异的是石棺不见了,这下黄太守可真急了,大声喊道:“大家分散开,仔细找找,有可能埋在土下了”。众人正着急的时候,有人高喊:“黄大人,找到了,在这里”。大伙寻声赶来时,只见那个人正跪在地上,用手呼拉石棺盖上的浮土,原来黄土堆得与石棺一样高,石棺盖上只覆盖了极薄的一层尘土,不留神,还真发现不了。黄太守见此情景,心中暗想:莫非这就是所谓的高原?于是问那热闹的村民:“这儿是谁的地呀?”村民赶忙回答“回大老爷,这是高原的地”,那人见黄大人一愣,接着说道:“这块地的主人姓高,叫高原”。这下黄大人彻底明白了。于是,买下这片地,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占地近百亩的闵子骞墓。并种植了大量的松柏,环绕四周。
前几年,我曾经见过一幅清代的手绘闵子骞墓地图,如果按地图所标,清代的闵子骞墓,要远远超过百亩。可惜原来的墓早已被元朝蒙古兵破坏,后来重建的墓又被日本鬼子盗掘。现在的闵子骞墓是解放后重修的。祠堂、回廊也是新建的。
你若是到闵子骞墓的北院,在一排红砖旧平房的西头,有一条破旧水泥小路。小路的边上有一不大的土丘,这是闵子骞原墓留下的痕迹。在土丘靠近平房一边,挺立着两棵古柏,这是当年黄太守种下的,已有小水缸那么粗,一棵还活着,另一棵却死了,只是还立在那里不倒。好像怕活着的那一棵孤单,再多陪他几年。
(说明:此照片网上下载的,在此表示感谢。这棵梨树是我小时候和几个弟弟一起栽种的。白墙后面那棵与黑衣人冲着的墨绿色的树,便是那棵活着的古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