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应从婴幼儿做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心理健康应从婴幼儿做起

谭艳雅

谭艳雅广东省江门市蓓蕾幼儿园529000

【摘要】有了健康的心理,幼儿才可能充分的发展。长期处于寂寞、孤单的幼儿,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不健全,严重的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规矩和爱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98-02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心理疾病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1988年4月在美国檀香山举行了世界婴幼儿精神健康学术研讨会,会上充分讨论:照管人与婴幼儿的相互交往,对婴幼儿的心理发育和健康将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大会呼吁,心理健康应从婴幼儿时期做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不仅没有心理异常或疾病,而且在身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三方面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特征: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行为统一协调、性格特征良好。

一、3岁前,家庭教育对婴儿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地位、家长的教育思想、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幼年授予家庭的教训,虽微薄细致,往往终身不忘。”

依恋是父母牵制孩子的心理资本。依恋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后面的教育就会很困难。

依恋情感只会对抚养人形成。比如:有的妈妈怀胎十月,把孩子生下来后养了没多久就送走,送给爷爷奶奶抚养,或者请保姆,等这个孩子长到一定岁数,他最近亲的人是谁?不是怀他十个月的妈妈,而是他的抚养人。我们班的琪琪小朋友,从小父母离异,是爷爷奶奶带大,在她刚来幼儿园时,出现分离焦虑,嘴里经常念叨爷爷或奶奶,从来不找她的妈妈或爸爸。因此,我们发现这种情感的的发展源于抚养过程。年龄越小,她的依恋感越强。当孩子依恋自己的时候,说什么都会听的,所以这个阶段很容易教育。

末代皇帝仪经常搞恶作剧,蛮横,什么人都不听,唯独听他奶妈的话,这不是用的大道理,而是一份情感,情感具牵制、教育的力量。这就是心理资本。

我认为职场妈妈不要把孩子丢在老人家养育,利用工作后的时间高质量陪伴就是最好的做法了。婴儿阶段家长亲自抚养,就像在给自己“存钱”。只有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孩子才能真正地接受你的教育。

二、3-6岁对幼儿立规矩,家园共育,规矩和爱并存

有了前期的情感抚养,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就会事半功倍。可是很多父母缺乏心理学知识,他对孩子往往是这样一个态度,觉得这个孩子还很小,不用给他那么多规矩.一般都会说:“顺着他吧、别让他叫唤了。把东西给他,他要什么赶快给。”然后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参加集体生活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在自己执教的班级中,2013届的小小班,我们班的曦曦小朋友比其他小朋友明显有其他的多动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上课不遵守纪律,好晃动椅子,坐不住;去操场进行户外游戏时,像脱缰的野马,到处乱跑;平常还喜欢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小朋友,打人、抢别人手里的玩具、用力推倒小朋友、推椅子等。对于老师的说教,却满不在乎。

为此,我及时跟家长反映情况,了解他在家的情况。原来他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家里还有太爷爷太奶奶,他是家中的唯一的长孙,家里的老人对他非常地宠爱,父母很少管教,偶尔才回家吃饭。当他不听话时,父母只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打,有时候还打得蛮狠。另外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他要什么家里人总会满足他。在这种环境下,养成了蛮横、任性,惹事生非的习惯,让他埋下了性格的缺陷。

性格就像我们说话的言语,人出生的时候都不会说话,到三岁左右基本能说出简单的话了。性格好像我们的母语,母语就是一旦形成,终身不忘。然而我们大人学外语,如果长时间不用,很容易忘掉。所以6岁前形成的东西,它是终身的,那么性格也是一样。它虽然后天形成的社会方式,但是它一旦形成,它会变成一个稳定的东西。

我们会发现,曦曦小朋友从小就是被宠养出来的,宠养会造就什么样的性格呢?就会出现任性、自私。所以他在幼儿园里,自以为是,不听老师的说教,任着性情做事,无任何约束力。因为他时宠养出来,平常在家爱干嘛就干嘛,久而久之,就养成坐不住。所以他在上课时,一会做这一会做哪,总而言之他很自在,没有约束力。宠养的另一个特点是什么都满足他,久而久之他就会一直获取,只要想要什么,大人都会满足自己,而且他不需要给别人,在这种环境下,他自然会养成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自我为中心。

为了让孩子改掉坏习惯,我跟家长分析他养成这种坏习惯的原因,跟家长一起努力,家园共育。

(一)首先,作为老师应对他多关心、体谅,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

(二)其次,要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给他立下规矩。

1、因为他坐不住,喜欢到处乱跑,在班上,我给他一个规定的位置和午睡的位置,方便老师指导他的行踪,方便指导,及时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

2、为他安排一个小老师,一来让他学习同伴,二来每次外出时,都可以让小老师拉着他的手排在前头。

3、对于他身上出现闪光点,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课堂上多让他回答问题,课余时间可以多让他多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有事干,从而减少捣蛋的机会。

(三)再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父母需要纠正急躁、粗暴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应克服对孩子娇惯、溺爱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只要父母教育正确,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的。

因此,我跟他他妈妈说必须找时间多陪伴他,还要求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观念,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或者在地上打滚。但若等他进入青春期,再开始对他“说不”时,他不会再哭闹、再气噎,也不再打滚,很可能会用各种手段要胁父母。他妈妈也能配合,每天下班后都把曦曦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多做一些安静的游戏:如穿珠子、亲子阅读、叠积木、画画等。所以,家里也要定规矩,规矩和爱并存。

(四)最后,跟家长建议适当控制一下孩子的伙食,少吃胡椒、辣椒等刺激性物品。

在家长的配合下,经过幼儿园的几年的学习,他在常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坐在椅子上学本领,户外游戏也没有到处乱跑,能融入集体的生后,家长和老师都有很大的欣慰。有很多话要早早和孩子说,因为6岁之前家长、老师说的话对孩子来讲是黄金,12岁之后说的话可能就是垃圾。在幼儿阶段要立好规矩,幼儿才可以健康成长。

总之,爱孩子但不是宠孩子,不是把孩子当成小狗小猫一样去“可爱”一下,而是真诚地陪伴和理解他;成功的时候为他骄傲,失败的时候陪他度过。和家庭有着好关系的孩子,才是一个身心健康,走上社会不会去违法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需要家长、老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深入研究和开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献平主编.幼儿心理学.

[2]姚本先主编.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