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广安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000)
房间隔缺损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主要是指房间隔在原始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在临床中可单独发生,同时也能够与其他心血管畸形共同存在,女性患者较多。
房间隔缺损发病因素
在胚胎发育的第四周起,心房从其后上壁发出,逐渐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发育,并形成原始房间隔,分为左右心房,随着心内膜垫的增长,逐渐与原始房间隔下缘可发生接触、融合的现象,最终事两者之间残留的间隙得以关闭,在原发孔关闭之前,原始房间隔中上部逐渐会出现吸收、退化现象,会形成新的通道,在临床中被称为继发孔,继发孔后缘右侧会出现向下生长的间隔,继发孔可形成以单瓣遮盖的现象,进而遗留的细小间隙会受到左尖瓣组织的覆盖,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分流现象,若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房间隔下缘不能够与心内膜垫相接触,会使房间隔下部出现一道残留的间隙,形成原发孔间隔缺损,而原始房间隔上部由于吸收过多,继发孔过大,生长发育障碍等因素使二者不能够相互接触,会出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现象。
超声检查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主要手段,经过超声检查可发现右心房和右心室存在增大现象,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存在同向运动现象,右心负荷明显过重,房间隔中部连续性间断,经过超声可对缺损的大小进行测量,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针对血流方向、血流速度进行计算,可对分流量进行评估。针对存在大型缺损的患者,经超声检查存在一定困难程度,经过相关造影检查可明确分流部位,经食管超声检查可获得更加准确的成像。
小儿房间隔缺损的治疗
早期临床采用双面伞状封堵器效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现象,该种治疗方式需要采用23f输送管鞘,该种治疗方式具有一定复杂性,需要将大静脉切开,并且该种治疗手段适用于20mm以下的缺损,使其直径得以关闭,并不能够满足于全部小儿的临床需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带钩单盘堵闭器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其组成为4个不锈钢金属壁和两面伞,该种治疗方式手术后仍具有较高的残余分流率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操作极为复杂,伞不能够出现折叠现象,一旦放置后则不能够回收,更严重的是该种治疗方式支架折断率相对较高,因此该种治疗方式不能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当下我国临床中主要采用国产自制膨式ADS封堵器,其使用材料为聚4氟乙烯膜,封堵效果更为有效,内皮细胞恢复速度更快,由于该材料封堵器具有自膨胀性,可反复回收,并能够再次进行定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经手术治疗后残余分流率相对较低,并且与进口装置相比价格更为低廉,被临床广大家庭所接受。
成人房间隔缺损治疗方法
双伞状封堵装置经导管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最早应用于成人患者治疗过程中。但该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针对较大的房间隔缺损无法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治疗,直至20世纪90年代临床中采用纽扣式补片装置可关闭成人房室缺损,但经过实践发现该种治疗方式,残余分流发生率相对较高,仍然不能够在临床中得以推广。近年来Amplatzer封堵器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并且已经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该种治疗方式并不适用于全部患者,全部患者应符合房间隔缺损关闭原则,房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关系情况是符合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可实施介入治疗,若同时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并伴有明显的三尖瓣返流现象,左房水平双向分流以左向右为主,并且经过测量肺动脉压力与主动脉压力小于0.8,该类患者不适合采用介入治疗。
虽然房间隔缺损外科治疗已经将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降到最低,但治疗后仍然不可避免出现相应的并发症。若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发现肺动脉存在高压现象,并且心室前后负荷显著增加,而右心室会出现充盈不足的现象,左室伴有缩小,心功能减退现象,心律失常可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心力衰竭,可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危机。当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后,虽然右室前负荷会相应减少,但肺阻力仍然相对较高,左室充盈量会相应增加,因此手术完成后,应适当给予患者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并给予体液补充,必要时可采用强心剂和利尿剂治疗,可有效避免心力衰竭等症的发生。心房颤动,介入术治疗前后患者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心房颤动,术前发生房颤者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心房血栓现象,应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患者实施抗凝治疗,介入本身并不能够使房颤临床症状消失,但治疗后患者心脏大小会得以恢复,患者仍然存在出现房颤的可能性,在介入治疗后,可适当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使患者转为窦性心律。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若存在长期左向右分流,左室扩张现象,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环扩大现象,常会使患者出现三尖瓣功能异常,并已关闭不全为主要表现,而该种现象能够在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随着心功能的恢复逐渐减轻或消失,若患者三尖瓣关闭不全现象较为严重,需要患者进一步实施半环形成术进行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若患者出现房间隔缺损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加,膜瓣关闭后平面会发生改变,多数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自行得以纠正或在不同程度上使其症状得以减轻,但仍有2%的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特殊房间隔缺损
并发其他并发症,针对并发症与房间隔缺损无关的疾病,例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肾病等,患者在进行手术过程中,麻醉风险会相对较大,但仍需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当符合手术指标后方可进行介入治疗。残余分流,外科手术后患者残余分流现象可通过介入治疗而得以痊愈,介入治疗本身引起的残余分流主要与封堵器等相关因素有关,使用双面伞器和纽扣补片发生残余分流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临床中不主张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房间隔缺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研发新型的封堵器外,还需要不断对介入操作技术和引导技术进行进一步强化,可使患者的心房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楚成像,使封堵器的引导工作更加直观,提高封堵器放置位置的准确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