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娜1梁冰2
(1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山东淄博255000)
(2山东省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山东淄博255036)
【中图分类号】R9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119-02
【摘要】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真菌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生殖器的真菌性疾病较为常见。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并通过性接触传染,故需要规范化治疗,以减少真菌的繁殖与上行感染。利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疾病效果明显,副作用较小,并可缩短疗程,为治疗真菌性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观察门诊病例共66例,均为我科门诊男性病例。33例服用伊曲康唑,另33例服用特比萘芬,4周后疗效对比:伊曲康唑治疗组治愈率为87.88%(χ2=4.44,P<0.05),特比萘芬治疗组治愈率为63.64%(χ2=4.04,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念珠菌性龟头炎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治愈率
1医学真菌研究发展
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宿主的增多,真菌感染率特别是系统条件致病菌不断上升。同时,真菌病原菌的种类也不断变化,由于真菌感染诊断较困难,导致很多患者得不到正确和及时的诊断而丧失了治疗机会。在抗真菌药物治疗领域中,体外药敏试验是重要的疗效检测手段,但很多药物具有一定耐药性。为避免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1)药物的靶酶过度产生或发生突变—靶酶基因的过度表达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需要更高的药物浓度,细胞内药物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而耐药靶酶基因编码区发生突变,引起氨基酸改变,靶酶的三维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酶与药物的亲和力以及黏附度降低,使得细胞内药物不能有效抑制靶酶而耐药;(2)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过度表达,使得药物浓度降低,不能有效地抑制真菌生长;(3)代谢途径的改变;对唑类药物的高度耐药通常是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
2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真菌性皮肤病分为浅部真菌病与深部真菌病两大类。诊断真菌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真菌学检查结果。真菌学检查分为两部分,一是培养。培养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致病菌种,必要时尚需作病理检查。浅部真菌病一般包括头癣、脓癣、手足癣、体股癣、甲癣、花斑癣等疾病。浅部真菌一般不能侵犯深部组织,但个别免疫功能较差的患者也可以侵犯深部组织。深部真菌病包括条件致病菌所致疾病与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等。另外,还有肺念珠菌病、念珠菌性肺炎等感染内脏器官的疾病。近些年又有新疾病。治疗:浅部真菌病,如体、股癣等,一般外用药治愈。手足癣结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方可治愈。头癣尤其脓癣必须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深部真菌病都必须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严重的需要静点抗真菌药,必要时,尚需结合手术切除。外用抗真菌药物常用的有达克宁、必伏、霉克及派瑞松等复方制剂。内服过去有碘化钾溶液,现在有伊曲康唑和兰美抒。伊曲康唑一般用量100mg,每日2次口服。兰美抒一般用量为250mg,每日1次口服。针剂有大夫康400mg,200mg。斯皮仁诺200mg,一般每日静点400mg,严重的疾病,最好与二性霉素B联合用药。
3以念珠菌性龟头炎为例,观察抗真菌药物的疗效
3.1病例选择念珠菌性龟头炎66例,均为我院门诊男性病人。伊曲康唑组33例;年龄20~70岁;病期5个月~20年;特比萘芬组33例;年龄18~71岁;病期5个月~18年。
3.2治疗方法6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天一次。对照组口服特比萘芬250mg,每日一次,观察用药期间不内服其他药物及其他外用药。每周复诊一次,均为4周一疗程。
3.3疗效标准临床痊愈:黏膜丘疹、乳白色斑片消失。显效:80%丘疹消退,黏膜表面乳白色斑片大部分消退。有效:60%黏膜丘疹消退,黏膜乳白色斑片部分消失。无效:病情无变化或有轻度加重。以临床痊愈加显效为总有效率。
3.4疗效从66例念珠菌性龟头炎患者治疗效果看,伊曲康唑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特比萘芬组(χ2=4.44,P<0.05),尤其在治愈和显效时间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一般1周内显示疗效,2~3周左右皮损明显消退,主要表现为龟头黏膜红色丘疹逐渐消退,白色斑片消失;而特比萘芬一般在1周以上才显示疗效,3~4周左右皮损才逐渐消退。4周内治疗组87.88%治愈或显效,而对照组为63.64%治愈或显效(χ2=4.04,P<0.05),差异有显著性。
3.5不良反应两组均有一例服药后有轻度头痛、腹痛,但可耐受,并能坚持治疗。
4讨论
伊曲康唑是一种抗真菌谱较广的药品,而且它的抗真菌活性明显优于特比萘芬。在肝脏安全性、血液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优于特比萘芬。与特比萘芬相比作用效果明显而副作用小,故建议推广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疗效较佳。
参考文献
[1]刘伟,李若瑜.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在真菌感染防治中的作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4):34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