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鼠疫的防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析鼠疫的防控

汪圣平

汪圣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4600)

【中图分类号】R1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172-02

【摘要】目的讨论鼠疫的防控。方法通过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3日1次)3次阴性,肺鼠疫6次阴性。

【关键词】鼠疫诊断治疗防控

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在国际检疫中被列为第l号法定的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

1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5日。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l~3天,或短至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12天。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除轻型外,其他各型,起病急骤,均有较重的毒血症症状及出血现象。

2实验室检查

2.1常规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常达(20~30)×109/L以上。初为淋巴细胞增高,以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减少。

尿:减少,有蛋白尿及血尿。

大便:肠炎型者呈血性或黏液血便,培养常阳性。

2.2细菌学检查采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进行检查。

2.2.1涂片检查:用上述材料作涂片或印片,革兰染色,可找到G-两端浓染的短杆菌。50%~80%阳性。

2.2.2细菌培养:检材接种于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血培养在腺鼠疫早期阳性率为70%,晚期可达90%左右。败血症时可达100%阳性。

3鉴别诊断

3.1腺鼠疫

3.1.1急性淋巴结炎此病有明显的外伤,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症状轻。

3.1.2丝虫病的淋巴结肿本病急性期,淋巴结炎与淋巴管炎常同时发生,数天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轻微,晚期血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

3.1.3兔热病由兔热病菌感染引起,全身症状轻,腺肿境界明显,可移动,皮色正常,无痛,无被迫体姿,预后较好。

3.2败血型鼠疫

需与其他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应及时检测相应疾病的病原或抗体,并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鉴别。

3.3肺鼠疫

须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痰的病原学检查鉴别。

3.4皮肤鼠疫

应与皮肤炭疽相鉴别。

4治疗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3日1次)3次阴性,肺鼠疫6次阴性。

4.1一般治疗

4.1.1严格的隔离消毒患者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病人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纱布口罩,穿高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4.1.2饮食与补液急性期应给患者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4.2病原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4.2.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成人首剂量1g,以后每次0.5g,每4小时1次,肌注,1~2天后改为每6小时1次。小儿20~40mg/(kg·d),新生儿10~20mg/(kg·d),分2~4次肌注。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最初二日,每日4g,继以每日2g,分4次肌注。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疗程一般7~10天,甚者用至15天。

4.2.2庆大霉素每日24~32万U,分次稀释后静脉滴人,持续7~10天。

4.2.3四环素对链霉素耐药时可使用。轻症者初二日,每日2~4g,分次口服,以后每日2g;严重者宜静脉滴注,第1次0.75~1g,每日2~3g,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疗程7~10天。

4.2.4氯霉素每日3~4g,分次静脉滴人或口服,退热后减半,疗程5~6天。小儿及孕妇慎用。

4.2.5磺胺嘧啶首剂5g,4小时后2g,以后每4小时1g,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用至体温正常3日为止。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射。磺胺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病例不宜单独使用。

4.3对症治疗

烦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镇静止痛剂。注意保护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时强心和抗休克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腺鼠疫淋巴结肿,可用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未化脓切勿切开,以免引起全身播散。结膜炎可用0.25%氯霉素滴眼,一日数次。

5预防

5.1严格控制传染源

5.1.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5.1.2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5.2切断传播途径

5.2.1灭蚤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等家畜也要喷药。

5.2.2加强交通及国境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5.3保护易感者

5.3.1预防接种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常用为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皮肤划痕法接种,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后可获免疫。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我国新研制的06173菌苗免疫动物后产生F1抗体较EV株效果高l倍。

5.3.2个人防护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接触患者后可服下列一种药物预防,四环素每日2g,分4次服;磺胺嘧啶每日2g,分4次服;或链霉素每日1g,分1~2次肌注,连续6天。

参考文献

[1]曹树基.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苏鹏,宋志忠.间接血凝试验在鼠疫监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