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凤翔县医院721400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儿童静脉输液工作的总结和满意度的调查,意识到心理护理在门诊儿童静脉输液中起到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门诊;心理护理;静脉输液
门诊对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特别是儿科门诊,患儿总数高出住院患儿近几倍[1]。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手段最直接,且见效比较快,从而成为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但儿童静脉输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的难度,针对儿童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们采取心理干预的措施,效果满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1.护理方法
1.1对0—3岁儿童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护理:护士应该主动,亲切的接近患儿,尽量使患儿不与母亲分离,了解患儿的特殊生活习惯和爱好,多抚摸患儿,怀抱患儿,多微笑,从而让患儿逐渐熟悉护士,感觉护士并不可怕。患儿哭闹时,设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如抚摸患儿的头背部,提供患儿喜欢的玩具,播放患儿喜欢的音乐,歌曲。避免生硬从母亲怀中抢夺。同时,穿刺动作要尽量轻柔,尽可能使患儿感觉不到剧痛,让母亲在旁边与患儿玩耍,抚触,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这样,如果首次穿刺成功,也给以后的静脉输液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消除了患儿对静脉输液的恐惧感,使患儿对护士更加信任,感觉到静脉输液并没有那么痛,护士阿姨也不是疼痛的代表。
2对3—7岁儿童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护理
首先,护士应与患儿亲切交谈,嘱咐父母陪伴患儿,以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讲解医院的环境,允许患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接受患儿的退化行为,并向患儿父母作适当解释。留下患儿喜欢的玩具,物品。以图片,画片等患儿能理解的语言,讲解患儿所患疾病,治疗的必要性。同时,告诉患儿护士阿姨打针会很轻,感觉不到疼,鼓励患儿要坚强。其次,可选出穿刺时不哭的患儿作为榜样,让这一小朋友告诉其他同伴‘护士阿姨打针不疼’。在操作过程中,不断与患儿交谈,讲些患儿关心的话题,鼓励患儿坚强不哭,别的小朋友会向他学习,以增强患儿战胜疼痛的信心,使身心得到放松,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
3对长时间反复静脉输液患儿的心理护理
对这样的患儿,护士除了给语言上的鼓励,安慰外,应该安排穿刺技术比较熟练的护士输液,缩短穿刺时间,并根据患儿的喜好分散其注意力。同时,穿刺时,让患儿的父母扶住患儿的手臂,给患儿安全感,使其放松,从而减轻疼痛感。
1.2患儿家属对静脉输液患儿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牵动着全家人。父母的心理状态,对患儿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父母对护士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儿童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护士在穿刺过程中,尽量缩短穿刺时间,如果一次穿刺不成功,应更换技术更为熟练的护士;其次,采取无痛穿刺的原则,穿刺过程中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另外,多与家属交谈,介绍患儿的疾病知识,适当的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并为家属提供己所能及的方便条件[2]。
2讨论
0—3岁的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对母亲的依恋性强,大多数患儿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由于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对环境陌生,对静脉穿刺尤其害怕往往哭的很凶,表现为分离性焦虑[1]。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也给以后的静脉输液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3—7岁患儿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始懂一点道理,但对静脉输液缺乏了解,认为打针就是惩罚,因为环境的不熟悉,缺乏安全感,害怕被父母抛弃产生孤独感和反抗情绪[2]。以患儿能理解的语言,讲解患儿所患疾病,治疗的必要性,鼓励患儿,以增强患儿战胜疼痛的信心,使身心得到放松,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长时间反复静脉输液患儿,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每次穿刺前,患儿紧张,烦躁,恐惧。分散注意力,家长的陪同,都可以减少心理上的阴影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为门诊儿童静脉输液创造了舒心的治疗氛围,给患儿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3~135.
[2]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