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摘要:日本人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残缺美。以残缺为美这种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对日本的社会以及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审美观已经成为日本人一种重要的文化心理,甚至融入到了日本人的日常语言表达,生活方式以及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
关键词:残缺美;自然环境;文化心理;文化现象
所谓残缺的美,即不完全的美。完全的美并不会带给日本人感动,而残缺却能够带给日本人造成心理的震撼。日本人这种对美的独特的审视在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并成为构成日本国民性的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对残缺美观形成的影响
日本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大自然给予日本人磨难。不断遭到大自然的种种考验之后,日本人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强调人与大自然界的和谐以及对大自然的盲目膜拜。这种文化体现在日本的神的膜拜的形象上,日本的神的形象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性的。一棵树,一株花都可以是日本人的膜拜对象,日本人有八百万神的说法。在经常不断的自然灾难中,日本人对于眼前的欢乐总是抱着一种容易消逝的不安。在对大自然敬畏的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消极依赖自然,悲观看待自然的自然观念。大自然的无常,带来一种生命的无常感。无常感产生了一种独特视角的审美——“残缺的美”(“有缺憾的美”或“不圆满的美”)缺憾既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美好,也让人联想到圆满的无常,缺憾、不完整同样是一个让人思索、成为人产生各种情感的契机。日本人认为在其不完整、缺憾的状态之所以产生,有两种可能存在:一种是尚未达到圆满,另一种则是已经达成于圆满,而处于圆满之后趋向消亡的过程,即所谓的“盈极生亏,满则招损”。在多灾多难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缺对于日本人的精神涵义更加深远和高达,对于多灾多难的日本人来说缺更加象征着圆满的希望。在希望中日本人才能生生不息,战胜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繁衍到现在。
2残缺美观在日本人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以残缺为美”这种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对日本的社会以及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审美观已经成为日本人一种重要的文化心理,甚至融入到了日本人的日常语言表达,生活方式以及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
2.1残缺美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观赏用的花瓶,生活中使用的茶杯、器皿,有的会凹进去一块,好像在坯胎的阶段被人打了一拳;有的形状歪斜;有的好像要做成圆的,却在某个部位缺了一块,使之构不成完整的圆。瓷器如果打破,重新用独特手工沾好的瓷器反而比原来完好的瓷器价格更高,更有价值。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于一种花的喜爱能够超过日本人,日本人对于樱花的喜爱已经深深的侵入骨髓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樱花的开放是绚烂的,美是极致的。樱花的花期较短,几天就要凋谢,当樱花在残风中翩然而落,当一地破碎的花瓣在镜水上斑驳而荡漾,绽放着、闪烁着日本人心底最为澄澈而真实的怜惜,哀愁与缺憾。“花因凋谢而美丽”这种认识恰恰体现了日本人这种残缺美观。
2.2残缺美在日本人文学以及影视等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这个多灾多难的岛国,像在大平洋的汹涌澎湃中随风飘荡的一叶孤舟,令人时常深感朝不保夕,生命无常。正是这种忽而便会有瞬息万变的独特生命体验,造就了日本民族中悲情而又坚韧的一面。面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人们只能去讴歌此刻生活的欢愉,去赞美短暂生命的繁华与憔悴,这种天生的敏感思维与极度诗性的感性体验,使日本人借助文学与艺术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与释然。
文学作品中:吉田兼好的《徒然草》更加说得很直截、明白:“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义”、“无论任何事物,圆满、完美都是不好的,保留着残缺的状态反而更有情趣”。以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舞女》为例:既没有交代主人公的出身,也没交代出主人公最后的去向。甚至男女主人公是否有过感情也写的模模糊糊。结局部分更是给人无尽的想象,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交代。再如:日本畅销小说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中的主角则多是性格阴郁,心灵遭受过巨大创伤,被亲族所弃的人。用一种模糊的细腻的感情来叙述故事情节。用意犹未尽或不完善的结果来结局。主角的身世和残缺的结局既符合了日本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也成为当今日本经济颓废时代仍能够畅销远行主要原因。在电影或戏剧的结尾,也倾向于悲剧性的或带有缺憾的结局。主人公也很少有完美的人生。《绝恋》中男主人公上战场,女主人公病死。男主人公抱着妻子的尸体举行的婚礼震人心魄。男女主人公没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白头偕老的结局诚然是不完美的,但是就是这种不完美却给了人一种最真实的,深深植入灵魂中的一种美。除了戏剧等日本的俳句、和歌、建筑、艺术品无一不体现了不完整的美。
3日本人的残缺美与亚洲文化圈的关系
日本人欣赏残缺美,这与我们中国文化的“包容”与“圆满”可谓针锋相对。甚至于在亚洲地区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圆满结局而日本却喜欢的是一种遗憾的结局。中国的传统戏剧中,大多是圆满大结局,皆大欢喜。而日本喜欢的影片结局是悲惨的,然后让人掉泪。其他的国家或民族来说或许更多意味着负面意义,然而,在日本则是深深根植于日本文化土壤中的古今人共有的审美情感。对于断臂的维纳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乃至认为“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却引起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的批判说他的观点会为了寻求所谓能给人无穷遐思的残缺美而造就残缺的话,那么,这只能表明人类伦理的残缺、道德的残缺和美的残缺!
日本“食人魔”佐川曾在20世纪80年代因猎杀女性成为震惊世界的食人杀手,现年55岁的佐川被在日本被称作是“食人教父”。甚至出书,出名,这在其他亚洲国家更加是难以想象的事实。再如日本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中小白和千寻的关系是不完整的。他们虽然见过,或者说是相遇过,但是这种相遇其实是千寻掉进了河里;电影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为什么唯独千寻会记住小白。小白和千寻之间产生的感情,并不完全是友情,也不完全是爱情,甚至算不上亲情。两人的关系看似单纯,其实十分模糊,而导演并没有想把他们的关系阐述清楚。小白和千寻的过去是模糊的,在异域里是短暂的,而他们的未来又是未知的。可以说,导演没有交代清楚小白和千寻的关系。而观众们却能享受这种不完整的关系。可见,这种“残缺”理念体现了出来。影片的结尾是另一个残缺。假如这是一部中国电影,也许结局会停留在千寻找到父母,然后大家一片欢天喜地;最好小白也能离开汤婆婆,和千寻一起走。可是结局不是这个。小白的手在放开千寻的手后,久久地停在空中,像是在挽留什么。小白最后还告诉千寻不要回头。为什么小白不能送她?为什么小白不让她回头?小白的结局到底会怎么样?电影并没有完全明确的解释。千寻是带着疑问和遗憾离开的。她的困惑和她对小白的感情没有得到答案。这种没有答案的结局,就像没有完成的拼图,象征着日本文化中的残缺美。很多观众,尤其是日本观众会很喜欢这个结局,正是因为他们享受这种残缺的美感。
日本人喜爱残缺美,热爱残缺美,残缺美是日本人重要的文化心理。自然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大自然造就了日本人的精神和文化心理。残缺美是日本人不同于其它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心理。残缺美渗入到日本人的精神和骨髓中,体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文学等艺术作品中。造就了日本人一种独特的美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