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语文课是情商的舞台,数学课是智商的展示,意思是说数学课是严谨甚至枯燥无味的。因此,如何让数学课有乐有趣有情,是数学老师孜孜以求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
一、有“乐”,课堂才有活力。
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总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就应该启动学生的情感系统,充分调动与发挥情感因素在探索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保持极大热情,克服困难,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激情与活力。因此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和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
二、有“动”,课堂才有活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现行教材的设计及课程教学安排正是这样要求的,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摩、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其实质就是鼓励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生都引到课堂情境中去自主探索,使课堂活起来,其中就蕴含了一个“动”字。学生不先动手、动脑去学,不去思考,就不知要学什么,要掌握什么,只有教师讲台上的侃侃而谈,其结局可想而知;这是不负责任,只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罢了。学生不可能从中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谈不上数学知识和技能。
再者,我们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动”,那么一节课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死水一潭,更谈不上教学的收获。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被吸引,怎能不走神?课堂教学就应设计成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动”中学、在“动”中体会、理解,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索、交流过程方可获得成效。
因此,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活”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有“问”,课堂才有活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问”起来呢?
1、让学生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此,让学生问起来,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2、给学生问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不能简单地复制在大脑中,而应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解决“小老师”所提问题的活动中来,同学们互相检测,课堂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面。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四、有“猜”,课堂才有活力。
关于猜想,波利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笔者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或搞小动作。”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笔者出示了一个被遮盖的并露出一个锐角的三角形问学生:“你觉得这里画了一个什么三角形?”学生顿时兴致勃勃,各抒己见。此时一学生按捺不住地喊出来:“不一定。”笔者顺势一接:“你的意思是?”学生说:“笔者认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有可能。”“为什么这么想呢?”笔者问。学生说:“这里露出了一个锐角,而这几种三角形都是有锐角的,所以是不能确定。”此时其他学生都心悦诚服,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本身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才能做到教学“得法”。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