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语文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法”初探

李桃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上海201821

在我们自己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时常会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课堂沉闷、学生兴趣不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以及与学生课后的交流,我发现:同样的一个观点或道理,如果由学生讲出来,其他同学会更有兴趣了解,遇到不同的观点甚至会当场进行批判。

基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想尽办法让学生多说。我原本预设想说的话,也变着法子让学生去“讨论”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讨论”形式的课堂,学生明显活跃得多,课堂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下面我就自己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选择合适文本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用来讨论。一般来讲,我选出来讨论的文本往往具有这两个特点:1.文本比较长;2.文本理解的点相对比较多、比较难。比如高一第二册的《香雪》《变形记》,以及我们拓展精读的《鼻子》(果戈里);高二第一册的《获得教养的途径》等等。这些文章首先篇幅相对比较长,尤其是小说。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可讲的点也是非常多的。如果单纯靠老师的讲解,无论老师设计的点有多么丰富,都会因为教师在设计的时候相对集中于教学重点,而对文本做了取舍。因而,对于学习接受者来说,文本的理解总是会有未能被提及的细节,而这个点对他而言可能正好是难点,但对老师的教学设计来说是不太注意到的点。

然而,这样的文本,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采取讨论课的形式,学生先小组里面讨论的时候,就能把部分同学的问题解决;不能解决的点,可以作为问题提出来,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比如在讲《鼻子》的时候,有同学觉得里面的医生这个角色似乎“有温情”,但又感觉与整个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意图不搭。他的话音刚落,其他小组的好几个同学都马上反驳说:“这不是温情呀!”并从医生与柯瓦廖夫的对话中发现,医生关注的其实依然是“金钱和权利”,作者对医生也是辛辣的讽刺,比如《获得教养的途径》里,有同学在预习里提问:获得教养的途径是否只有读书?这种疑问,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小组的其他组员就能帮助他回答这个问题。

这样的文本,如果我们老师讲解的话,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对于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我们也无法做到一一呼应。但如果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结果就不一样了。学生在讨论的时候,从各自不同的关注点出发,来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学习终点”。这样的发现,又在与别人的讨论中,进一步对文本的解读走向深入。这是一个最直接呈现出来的“学习经历”。因为是从自己的阅读体验进去,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因而学生的讨论起点都是基于自己的阅读体验的,这无疑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选择了合适的文本之后,如何使学生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来达到“深入文本”的目的,这是我在设计讨论话题时重点关注的。因此,“所讨论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问题”、“核心问题”。否则,讨论流于表面的“漫谈”,你说我说大家说,虽然看似热闹的课堂,但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停留在同一个层次,在反复,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主问题’是立意高远而又切实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和表现出“妙在这一问”的新颖创意。”因此目前我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着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而确立的。

比如《获得教养的途径》,本文首先并非是一篇天然的文章,而是从《黑塞说书》中摘录的精彩语段汇编而成;其次,本文是外文译本,在内容表达和句子结构方面本身就与学生有了天然的距离。很多学生在预习时候就反映:读不懂。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的讨论问题是:围绕核心词“教养”,作者谈了哪些内容?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我及时板书,并有意识地对板书进行梳理。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比如“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这里面丰富的含义,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为什么“正确认识过去”了就能对未来有“大无畏的精神”?都是在讨论过程中,有同学会提到的。文章像这样“旨意深远”的句子还有很多。而对这些句子的品读,对于有的同学来说,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完成可能还会有一定难度。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讨论就有助于大家对这个问题理解得更加深入。

比如在学习《幼学记事》时,我设计的问题是“文章课后思考练习一中说“文章以欣慰、坦然的笔触”记述了自己少年求学的独特经历。从文中找出相应语句,并思考:为什么“欣慰、坦然”?这个问题直接指向文章的理解核心,我也期望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于是之冷静、平实的叙述中,去发现人在困境中“努力去寻找出路”这样一种“人的高贵性”的本能,而不是将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忆苦思甜”或“批判旧社会”这种浅层的理解上。

所以,对于某个文本,如果确定了“讨论”的形式之后,教师的备课就应该尽量做到“全面”而“深入”,尽量将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点兼顾到,并设计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从学习者的经历来说,围绕主问题讨论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语言进行建构和生成的显性过程。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主问题持续深入的思考,则有效提升了自己的思维品质,在“跋涉”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教师角色定位,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也发现: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普通的讲评课中,往往教师是主体、权威;但在讨论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呢?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倾听和引导。因为,讨论式教学模式不是在学生既有的水平上展开的,而是立足于发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展开的。这样,教师对整个讨论的过程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每一个发言的学生都要耐心倾听,并适时地进行积极引导。比如对于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讨论,我们要关注到学生发言所到达的思维层次;而对观点有明显偏颇的学生,我们要及时、明确地指出错误,予以纠正;对学生的回答内容,在黑板上有意识板书并形成布局,作为后续对文本进行梳理、深入的依据。

当然,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认识和表达必然也会有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的“引导”则主要体现在以不同评价标准,来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从而获得学习的“满足感”。

当然,教师作为引导者,心中一定要有“一盘棋”,根据学生的发言来判断他所到达的认识程度。因为针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必然不是停留在一个层面的,有的可能是侧重细节考查;有的则侧重写作意图;还有的从写作方法上着手考虑。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设想:在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后,我们对小组交流的内容还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同一类型的问题,尽量不要超过一定的数量。这样,学生整理问题的时候,就能从低结构的“点”上升到更高结构的“类”的整理归纳上。当然,这首先需要学生在长期提问之后,对自己的问题能有一个自我省视的过程,这是对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讨论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去积极关注的,那就是对文本的“依托”。虽然学生是“畅所欲言”,但所言必须是从文本中来,做到“有理有据”,这也是训练学生沉浸文本真实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比如有的学生的发言,对一些关键语句,仅仅是观点点到为止。这时,我往往是及时要求其他同学把相关文本朗读一遍,发言的同学再思考、整理,做到从语言文字中进去,再从中出来,始终紧扣文本。

四、小结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去学习。“讨论形式”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在目前阶段的实践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比如有的时候发言的总是几个固定的学生;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太过于宽泛、不够集中;分组如何做到更加科学合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和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