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梅
(江苏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江苏兴化,225711)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000-01
摘要:《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语言:一、教师做好示范;二、创设可交流的环境;三、家长参与,相互配合。
关键词:日常语言;教师示范;创设环境;家长配合。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生产经验,交流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人们在劳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语言。因此,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让幼儿正确地掌握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力大胆、丰富,是个体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所以这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有许许多多的手段和形式,在幼儿园仅仅靠几节语言活动是不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而孩子的语言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语言。
一、教师做好示范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模仿是幼儿学习口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无时无刻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幼儿有规范的语言进行模仿,这对幼儿语言的学习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平时还需要指导幼儿积累一定的口语词汇储备,掌握正确的组合次序的规则。在与幼儿的个别交流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幼儿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语言要求,同时给幼儿良好的语言示范。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和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幼儿的口语趋向清晰,有条理。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要做到言谈文明,言词达意,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丰富,力求儿童化,形象化;普通话标准,用词准确。与幼儿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活动时都要做到语言儿童化、形象化、标准、准确。
因此,教师要注意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并且尽可能地注意自己的发音、语法,有意识避免一些语法上的错误,如量词错误,“一条衣服”,“一个大树”;结构不完整“坐好了”,……讲话的语调要让幼儿感到亲切,注意自己的语速、音量,平时加强文学修养,让自己的语言富于表现力,使自身的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二、创设可交流的环境
(1)教师抓住机会与幼儿交流
语言是在运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有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所以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始终扮演朋友的身份,尊重幼儿,并为他们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幼儿与教师发生语言交流时,大多是向教师报告周围的情况、自己发现的秘密或是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能力,教师此时应利用自己的话语将幼儿想说的话充分挖掘出来。比如,当幼儿用积木搭好了一座房子后,他也许会跑过来欣喜地告诉老师他搭的房子多漂亮。如果这时教师的反应仅仅是“确实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能干的孩子”这样一句鼓励性语言,那么幼儿得到了鼓励后,此次语言交流便告终结。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幼儿充分谈论房子的话题,如:“你觉得什么地方很美?”“你准备用它来做什么?”“你以前还搭过怎样的房子,你觉得哪个最漂亮?”这样,教师与幼儿关于房子的个别交流就展开了。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语言发展比较滞后的幼儿,教师有技巧的引导特别重要。
(二)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自由交流的机会。
由于班级的人数比较多,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很难照顾到全体,而幼儿之间的自由交流则是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并且十分乐意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给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其中,活动区的活动给幼儿自由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还可采用多种方式创造幼儿自由交流的机会,如:鼓励几个幼儿共同阅读,鼓励几个幼儿合作搭积木等;在进餐前的等待过程中,教师一般要求幼儿安静休息,而幼儿往往喜欢与同伴谈论有趣的事情,我觉得教师不应批评或阻止幼儿,应鼓励幼儿与同伴轻声交谈。
三、家长参与,相互配合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生活的小环境有两个:幼儿园和家。孩子学习语言首先从家庭开始。常言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这个意思。现在的家长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只要稍加引导都能胜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里有了幼儿,家长就要意识到自己的“老师”角色和地位,因此在讲话时就不能太随便,不能说粗话。与孩子谈话,要尽量使用正确、规范的语言。多与孩子交流,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与孩子交流既是满足孩子的感情需要,增进亲情的重要方式,也是给孩子创造语言表达机会的重要途径。所谓交流,是双方交谈。首先要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要想好话题,能谈得起来,谈得下去。家长可以向老师了解最近在幼儿园里学了些什么,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这样家长与孩子交流是可以有的放矢。家长可问问孩子有几个好朋友,班上有没有“新闻”,家长不仅要问,而且要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老师要备课,我们“第一任师”虽不必写什么教案,但经常设计一些小话题与孩子谈心却是很必要的,否则就不是称职的“老师”。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幼儿没有就拘束,更能把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充分运用,这样既复习了已掌握的语言,又在交流中丰富了幼儿语言。家长的信任、理解、接受的态度,可以使孩子对交流更有信心,交流的愿望自然地增长。
日常生活中既蕴含着孩子们语言发展的素材,又是培养孩子们语言发展的良好途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丰富语言,发展语言,应用语言。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资源,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在“日常生活”这一摇篮中培养幼儿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