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试卷背景下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全国高考试卷背景下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探析

赖扬

高州市石鼓中学广东高州525200

摘要:经过不断地总结,我国高考语文试卷的组成也不断地更新完善,特别是阅读分析题,考验了考生对自然、社会、人文的理解,而这正符合新课标语文教学目的,即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有思想、有内涵、有素养的语文人才。当然这种试卷的调整,影响到了各个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案的调整,其中提高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关心的焦点。

关键词:全国高考阅读教学高中语文

前言

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语言表达、遣词造句以及基础知识运用等能力。这些能力又集中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传统观念中阅读教学是依附于写作教学的,阅读教学是手段,而写作教学才是目标。实际上阅读教学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章熊先生提出了阅读能力包括:认知、筛选、组合、鉴赏、评价和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才能对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展开探讨。

1.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变化规律

阅读是建立在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文本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而不同的读者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并非教师本位的教学方式,将教师自己的思想嫁接在学生的脑子里。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新课标精神之下,集中地考察了“学生本位”的教学成果。而考察的工具自然是各种文本。

1.1论述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指的是议论文体裁文章。从2005年到2016年,在十余年的时间里,高考语文试卷在论述类文本当中的变化轨迹为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过渡,在新课标落实后,又转向了人文科学。足可以看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之目的就是要塑造拥有不同个性的人才,彻底释放个人魅力,强调了个体人的重要性。论述类文本主要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占总分10%左右。

1.2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自然指的是小说、散文、诗歌等等体裁的作品。在新课标之前,文学类文本是语文试卷的必考题,通常选择的都是散文。考察学生对散文文章思想提炼和理解分析。新课标之后,则选用了很多名家的著名小说。为了综合考察考生,更是为了总结高中语文教学经验,试卷当中会设立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开放自由,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有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不过这种试题因为容易受到评卷人的影响,会给分数评价带来明显的人为影响。而客观题则是选择题、判断题等等,有具体答案,考察的是考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总体来说,文学类文本试题占语文试卷总分的25%左右。

1.3实用类文本

该种文本自然指的是传记、科普、新闻、报告等文章。该类考题是在新课标落实以后出现的,大部分考题都是名人传记。在具体题型上有主观题和客观题,综合考察考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主观题可以发挥考生的综合能力,发表自己见解。而客观题则是考察了学生对实用类文本基础知识掌握能力。

2.总结高考试卷规律健全阅读教学

前文总结了新课标落实前后,我国语文高考试题当中阅读题的文本类型,以及大概的占分比重。然后我们结合章熊先生提出的阅读能力的组成概念,探讨一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方向。

2.1弄明白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

传统理念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语言运用以及表达能力,还有具体的写作能力。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为实现最终目的而服务的。看起来似乎很正确。但是反过来考虑,如果没有阅读教学,那么这个语言运用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能否实现呢?自然能够实现,只是实现目标的周期和质量,与有阅读教学参与的具体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反差。这说明阅读深刻影响着写作教学,还和学生主体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通过不断地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思维,拥有自己的分析、鉴赏、组合、评价、筛选等能力,最终拥有了综合的创造力。这个创造是什么,自然是拥有学生自我思维的作品或者语言。也就是说,阅读本身可以和写作没有关系,不依靠写作,也没必要为写作而服务,单独将其作为一种爱好,自然而然也能达成写作和语言能力。就好比“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写作只是有效阅读形成的一种果实而已。当然,为了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科学地展开阅读,无疑是一种捷径。而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则要结合高考试卷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调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探究、分析、创造能力,让他们成为拥有自己思想的一代新人,这样才能让他们未来言之有物,文之有理,观点独特。

2.2阅读教学当中学生本位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传袭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喜欢将自己的思想、见解、认识,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很多学生经过阅读教学之后,获得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计算是有学生们自己的一些认识,也是在教师传授给的主体思想基础上衍生的,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和新课标语文教学目的相违背。也不能是学生能够适应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是在一些主观题方面会丢分严重。

而以学生本位为指导思想,教师就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因素,比如个体理解能力、个体总结分析能力,个体见解表达,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纵观古今,那些文学大鳄、名人俊杰,哪一个不是个性十足之辈?尊重个性,才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强硬地灌输,就像一个流水线工人一样,要保证自己的学生千体一面。如果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将会严重地阻碍语文教学,新课标的建立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虚无缥缈,没有实际意义。

“学生本位”应该成为教学指导思想,在该思想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包括在阅读中找到了一些学习经验,对于某些文章的全新观点等等,以此来促进语文学习的学术氛围,让阅读教学充分地发挥作用,完善健全学生阅读能力,使之获得相应的分析、总结、鉴赏、评价、创新等能力。

2.3阅读教学中教材为主课外为辅

阅读教学目的是如章熊先生所说的获得鉴赏、分析、评价、创新等能力,那么仅仅依靠教材的话,能够实现这些目的吗?笔者认为,教材只是阅读对象之一,还应该增加课外读物,扩宽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形成以“教材为主,课外为辅”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做法也是基于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小学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就已经开始推荐课外读物,到了初中随着学生思想水平提升,学生课外读物已经从童话类、故事类上升为小说、散文等作品。那么到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心理生理水平提升,必须要大力度推荐课外读物,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在总结近些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等等,推荐相应的作品。而且还要学生完成阅读观后感,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甚至于可以开展阅读会,讨论会,以此来让学生就阅读产生碰撞。往往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在阅读学习当中产生事半功倍之效。

2.4“学情分析,分组探讨”的教学模式

搞教育的都知道这种教学模式,其适合所有教学。是因为其尊重了学生地位,实现了学生本位。只是在高中阅读教学当中,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有些不同。首先,教学对象不同,都是高中生,心智模式都相对成熟。其次,是建立在高考语文试卷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即背景不同。再次,教学范围不同,语文教学是其他科目基础,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理解数学、物理、化学能力就要差一些。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自然显得更加重要。

了解高中语文“学情分析、分组探讨”的个性之后,就要进行具体的学情分析。以之前考试试卷内容为基础,在阅读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划分,将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强的、论述类文本学习能力强的以及实用性文本能力强的划分出来,实现组内讨论,组与组的讨论,实现全班学生在三中文本上的综合提升。为了引导这种学习习惯,可以展开具体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讨论会、辩论会等等,建立具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当然,为了增加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可以要求他们写对应的文章,并对文章进行评选。前文所述,文章要写好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有紧密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来详细了解学生在阅读学习上的具体状态。

3.总结

通过总结高考语文试卷阅读文本,来具体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办法。在弄明白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的基础上,详细地讨论了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案:“学生本位”、“教材为主课外为辅”、“学情分析,分组探讨”,让学生能够获得阅读能力,可以分析、评价、鉴赏、筛选、组合,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实现学识上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丘天,田睿,王艳玲.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6(4):83-86.

[2]李辉文.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J].中学语文,2017(3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