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商业大学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家庭提供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于我国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比较多,使得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提高保障性住房使用合理性,需要将保障性住房和信息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结合,按照信息化管理机制进行保障性住房分配,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合理性。本文通过相关实例分析保障性住房的信息管理机制,明确保障性住房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并根据相应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借以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系统稳步发展。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机制;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均占地面积越来越小,住房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了保证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必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效缓解人们住房问题,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另外,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能够有效缩短我国人民贫富悬殊现象,有效维持国民经济平衡。在对我国近几年建筑行业深入研究过程中,了解到我国保障性住房建筑实用面积已经达到国土面积20%,这充分说明保障性住房建设呈现稳步扩张的状态。为此,必须加强保障性住房的研究力度,并将其与信息化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结合,借以实现保障性住房规范化管理。
一、住房保障系统
住房保障系统是以保障性住房为对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流资源,快速、准确、完整地为保障性住房的筹划、运营、管理等提供综合性服务。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和住房保障系统数据库是黄石市住房保障系统建设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的建设更是保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一个基础性工作。
1、住房保障信息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7月已明确同意,将黄石市列入全国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试点城市,借以协调国家相关部委的工作政策,黄石市房管局已建成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实现住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的规划、项目、申报、配租、缴租、补贴、销售、物业等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涉及房改、拆迁征收、商品房预售备案、测绘、交易登记、物业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黄石市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创新,黄石市房管局构架研发思路,创新系统理念,使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以“简单高效,公平透明”为指导思想,以“外网申报监督-内网审核审批-外网公示查询”为管理思路,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系统和住房保障数字地图系统2大子系统,以创新的思维,实现了“一网管保障”、“一图知保障”,“以需定建、以图管房、以房管人”的精细化、动态化、全生命周期的住房保障管理。后期建设住房保障信息网,涵盖制度创新、政策法规、机构职能、办事指南、工作动态、公告通知、项目建设、网上申报、网上查询、公示举报、欠费通知等版块。通过这些科学性的创新理念,可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分配保障性住房,房屋租金的核减、补贴,工程项目的坐落,房改拆迁等动态管理。
2、住房保障系统数据库
如果说系统是大脑,那么数据就是血液。信息中心在系统建设之初就高度重视数据的采集、整理、核对、建库工作。由于面对需要清理建库的40多万条权属登记信息,存在建库工作专班人员少、数据复杂、系统不稳定等诸多困难,逐栋楼、逐户进行地毯式清理难度较大,并且存在中心城区房屋情况复杂,房产交易频繁,房屋地址多次变化,商业办公房屋集中及旧城区违章搭建多等诸多问题。所以黄石市房管局历时3年,于2011年建成了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城市房产管理与利用方面的具体应用。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信息化管理问题
尽管保障性住房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保障性住房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导致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而且保障性住房实施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涵盖多个方面,为了保证相关为题得到有效解决,必须加强对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力度。对于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来说,其常见问题包括五个方面:
1、供应对象失控
在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之前,没有对该区域保障性住房需求综合分析,造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符合该地区全部需求,而且供应对象的稳定性较差,在进行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供应对象失控现象。
2、价格偏高
由于保障性住房是为中低下收入人群提供的住房,因此,应保证保障性住房整体价格低于普通住房价格。但是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材料物价呈现持续上涨的状态,建筑材料价格普遍过高。
3、面积超标
大多数保障性住房整体面积与住户需求存在出入,甚至面积过大,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中低收入人群购房压力,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4、供应量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人均看经济水平低下,低中收入者较多,对保障性住房需求力度较大,而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严重不足,这不仅仅影响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5、申请不透明
正是因为保障性住宅总体价格低于普通住宅,使得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力度大幅度提升。在这种条件下势必发生保障性住房申请无序现象,办理保障性住房申请部门透明度较低,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增加保障性住房申请难度。
三、加强我国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引入计算机技术
在保障对象的申请审批过程中,建立保障对象的信息档案时,引入计算机技术以使得信息便于查询和修改。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个人工作的变迁、提升等,他们的信息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随着住房保障业务的增加,也会产生大量的房源档案信息,而对房源进行配租或退出时,需要调用大量的保障对象资料及房源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匹配,这将占用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人员大量的时间。一旦在信息档案的建立时就已经引入了计算机技术,那么在每年年度核查这些档案的时候,就会很方便、快捷,且不容易出错,由此可以大大减轻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的信息处理任务。
2、完善审批流程
我国的个人收入征信系统尚未建成,家庭收入的统计审核很难及时、准确地进行。在加速建设个人收入征信系统的同时,为了确保住房保障真正为低收入家庭服务,一方面需要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申请审批流程、房源配租配售流程。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督。例如通过网络公示等各种方式和渠道让公众了解到更多的真相,鼓励群众监督举报,真正地参与监督等。
3、建立透明申请系统
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覆盖面大、规范透明的住房保障信息网络,统一管理住房保障资金的筹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保障对象的确定与管理、廉租房的分配、补贴的发放、经济适用房的销售等住房保障业务,提高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水平。将各个业务面的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的网络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实现政府、社会及居民三位一体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
四、结束语
进行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克服管理体制方面、政策方面、资金方面、人力资源方面等多方面的障碍。总的来说,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是一向庞大的系统工程,集建设开发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住房保障业务管理、行政管理、行为科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推动者,政府务必要做好相关的信息管理工作,以使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能惠及更多的人群。
参考文献:
[1]王永玲.城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
[2]夏世珍.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3]殷迪.关于实现住房保障信息化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