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科一区广东清远511518)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4月,入选对象共110例,均为尿失禁患者在我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尿失禁的改善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49例(89.09%),对照组总有效41例(74.5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尿失禁采取盆底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积极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女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302-02
尿失禁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手术、尿潴留、不稳定性膀胱、妇女绝经期后、分娩损伤有关。其中女性尿失禁的发生主要是与妊娠、分娩损伤以及重力、衰老等因素有关。有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有45%的女性在生育后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性疾病[1]。针对女性尿失禁这类盆底功能性疾病,积极采取盆底康复治疗是良好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本文纳入110例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进入我院的尿失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5~50岁之间,平均年龄(43.67±6.62)岁。产次在1~5次之间,病程在2~20年之间,平均病程(5.97±0.16)年。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尿失禁的诊断标准;②患者了解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神志不清、无法正常沟通者;②合并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2]。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包括盆底功能训练、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阴道哑铃训练。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治疗方法的介绍、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①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重点加强盆底肌肉锻炼知识教育工作,指导患者进行不断的收缩与放松阴道加强生殖器官肌肉收缩力的训练。②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专业的护理知识积极与患者沟通,充分认识到患者非常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需要多用鼓励性话语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患者对盆底康复治疗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整个治疗与护理过程都需要考虑与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整洁的治疗环境,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主动交流,建立起护患关系的过程中消除患者的自卑,增强患者的自信心。③饮食干预:加强对患者饮食上的护理干预,要求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可进食各种刺激性食物。多吃维生素含量高、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戒烟限酒。不可进食浓茶。④在患者出院之前,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工作,让患者了解继续训练的积极意义,确保每一位患者都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尿失禁情况。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治愈:肌力5级,疲劳度0,阴道压力肌张力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肌力升高2级或以上,症状得到改善但未完全消失;无效:肌力无改善,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3]。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后尿失禁情况
两组在尿失禁的改善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后尿失禁情况对比(x-±s)
3.讨论
临床上尿失禁分为急迫性、压力性、充溢性、功能性四种[4]。针对病情较轻的尿失禁患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就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改善肌肉的紧张性,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有效改善盆底肌肉肌力。对盆底肌肉的锻炼能够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和收缩力[5],能够有效改善盆底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盆底肌张力的恢复,能够有效减轻因妊娠分娩等引起的盆底肌张力减退导致的尿失禁等。虽然患者接受盆底康复治疗,但是这个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积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饮食护理、人文关怀的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作为护理干预中的重点[6],能够改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能够让患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医师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这对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巨大帮助,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在尿失禁的改善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获得的护理效果来看,观察组护理总有效49例(89.09%),对照组总有效41例(74.5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说明,在采取盆底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女性尿失禁采取盆底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积极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蔡伟兰,温素琴,彭玉兰.盆底康复训炼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288-289.
[2]李茹红,马静.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尿失禁的10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5,11:2390-2392.
[3]潘燕芳.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2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7:73-74.
[4]曾晓娟,李瑞云,凌秀兰,等.探讨女性盆底损伤致尿失禁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4654-4655.
[5]党丹.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9:32+25.
[6]邹俊燕.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