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的总结

/ 3

试论语文课的总结

潘方国

重庆市合川区龙凤中学401553潘方国

我们在听人说话时,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说话人把自己要讲的内容讲完了,还要把它归纳起来,有的还要列成条款,告诉我们他主要讲了些什么,让我们能记住它们。这样一来,他所讲的东西,在我们的头脑里就形成了清晰的印象,我们就比较轻松地知道了他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明白了他的意图,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各有所获。

当然,没有这样的归纳,可能我们也会明白他所讲的内容,但很可能没有这样清楚明白,即使清楚明白了,也还得靠我们自己去认真搜索组织一番。尤其是那些表达不够清楚,缺乏说话艺术的人,如果自己不作一下归纳,别人要明白他的意愿那就更要费些心思精神了。但是,就算口齿不够伶俐,如果模糊完了归纳概括一下主要讲了些什么,也许能弥补自己表达不够清楚之不足。所以,在语言表达中,有没有归纳概括,效果大不一样。这里所说的归纳概括,就是人们常说的总结。如此看来,总结这一方法,在语言表述中非常重要。

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属于语言表述的范围,尤其是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年级越高,这种感受可能就越强烈。这里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怎样让学生完整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把它变成阅读写作的能力而比较成功地阅读写作,似乎是许多语文教师心中的难题。不过,像前面叙述的情况一样,如果在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经常注意采用各种形式的总结,可能对解决这些困难会有一些帮助。

那么,怎样总结呢?

首先,要做好单篇课文的总结。人们深感语文难学也难教,它多如牛毛的知识点散布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篇章中,就像浩瀚的海洋里撒满星斗难以捞取一样让人犯难可能是其中之一。但是,不管有多少知识点,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知识点是有限的,而这些知识点又具体有限地体现在每篇文章中。一个阶段的知识点多如牛毛,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不会多如胡须。计牛毛难,数胡须易。做好了篇章知识点的总结,就为掌握单元、单册、全册的知识点打好了基础。所以,首先要做好单篇课文的总结。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的十七课《看云识天气》为例。当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了课文的学习以后,在本文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就可以给学生概括出这些知识点:1、说明文;2、说明的对象——云和天气的关系;3、说明对象的特征——“云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4、说明的主要内容——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5、说明顺序——总分总;6、说明方法——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7、主要的修辞手法——比喻;8、语言生动准确。这其中,重点应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层次和说明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些看云识天气的常识。这篇文章虽然不是很复杂,但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这类文章,把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而有了这样的总结,即使对课文不是很熟悉的学生,也能基本上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征,知道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这对他们今后阅读和写作说明文就有了一些基础了。由此可见,课文总结的必要。

其次,做好单元或文体类别的总结。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由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曹操等人的四首古诗歌组成。五篇课文虽然春夏秋冬、日月山川、江河湖海、鸟兽虫鱼、树木花草、庄稼农舍无所不包,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主要采用比喻拟人、对比烘托的手法,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来状物言情,即写景抒情。编者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其目的就是要他们了解写景抒情文章的特点,知道阅读别人的文章时怎样通过分析景物的特点去体会人物的感情,写景抒情时怎样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当教完这个单元时,教师就可以综合这五篇课文抓住景物的特征,采用比喻拟人和对比烘托的手法生动细致地描绘,从而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的特点给学生作出总结,并告诉他们,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就要热爱生活,要把景物写得生动细致,就要多观察。这样,学生就有了抒情类文章重在写景抒情的常识,一般就能知道写景抒情的特点和要求,无论是阅读别人的文章还是自己练习写作,都有了一定的方向和方法,自然就帮助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

随着学生学习的继续和深入,还可以把各类文体特点进行对比总结。

当记叙性文章的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给学生总结出它重在记事,以写事件的经过来表情达意的特点,并把它与抒情散文的重在写景进行对比,突出两种文体各自的特点,这就能方便学生认识这两种文体的主要区别,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它们的特点都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总结记叙性文章时,还应把一般记叙文和叙事散文进行对比总结。前者如《羚羊木雕》,重在写事件的经过,有一件中心事件贯穿始终;后者如《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背影》,是几个看似独立的事件或场景用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有了这样的对比总结,抒情散文与叙事散文、叙事散文与一般记叙文的主要知识点就清楚明白了,学生掌握起来就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如果把这些知识点用在阅读和写作中,他们就会方向明确而有所收益。

说明文的总结方法也一样。学生学完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可以总结出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语言等等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要点。到了该册第四单元,还可以指导学生把前一个单元与本单元的文章对照认识,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再经过这两个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的实践练习,一般的学生基本上就能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说明文的知识点也就变成了他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用这些方法,当然也可以总结出小说、议论文等的知识特点。

当然,初中阶段,就学生的写作而言,主要是以写记叙文为主,适当了解一些其它文体知识。不过,如果学生能比较清楚地知道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各类文体的一些特点,这不仅有助于本阶段的阅读或写作,也有益于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所以,做好课文、单元或各种文体类别的总结很重要。

虽然几乎每册课本后面的“附录”都有关于这些知识的总结,但它没有随堂总结那样具体生动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它需要随堂总结来帮助。在随堂总结的基础上让“附录”再来总结、整理,使学生的认识完整、深化,各种语文知识才能更有效地变成他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因此,随堂教学中的各类总结很有必要。

这里的总结,不仅仅局限于文体知识,其它如语法修辞、语言表达、描写方法、语言特点等等,尽在总结之列。其实,这些知识点大多是伴随文体走的,在总结文体特点时,自然就牵扯出了它们。比如,在总结小说时,就有了关于人物描写的四种方法,例如《故乡》、《孔乙己》。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文体特点也很有关系,记叙描写主要在记叙性文体或小说中,议论决定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重在说明,抒情在抒情散文中用得较多。修辞手法也关乎文体。它在议论文中少见,说明文中不常见,其它文体经常见。语言也是文体的伴侣。记叙性文体和小说的语言平实又生动形象,抒情类文体语言生动形象中还饱含感情,议论文准确严密逻辑力强,说明文平实有序又准确。如此等等。在各类总结中,让它们跟着一起走,既是文体特点的需要,也是课程标准在具体文章中的体现,当然也是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自然也是学生阅读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各类总结中,依据一定的文章特点和教学目标,也应把它们总结出来。如前述的“课文的总结”中的“6”、“7”、“8”三点,“单元或文体类别的总结”中有关修辞手法的总结等。

总之,总结这一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既有利于学生把某一学习阶段的语文知识连缀成系统整体,又有利于他们的阅读写作。用它来克服散布在书山文海里的语文知识难以寻觅把握和怎样把语文知识转化成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的困难,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不过,在总结的方式中,框架浓缩式的板书胜于口语式,尤其是对课文的总结。

例如本文前面提到的有关《看云识天气》的总结,虽然采用口语式也能让学生比较清楚地明白,但很难达到如下板书的效果。

这样的板书,既完整全面地突出了文章的主要知识点,又按照原文的层次结构再现了文章内容,学生把它映入脑海之后,不仅能清楚明白、完整全面地掌握课文的知识点,而且,在以后的阅读写作中,还能从记忆里再现这种结构方式、布局顺序,从而帮助自己的阅读写作。因为,阅读到类似的文章,可用它作参照,有利于认识新的文章的特点,写作类似的文章时可以借鉴这种布局方式而比较成功地完成写作。即使阅读写作与此差别较大的文章也可以对照其中某一部分把它用在自己的阅读或写作中而有所收获。而且,这种总结方式,对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也大有好处。首先,当教师把这种方式板书出来之后,学生看着它就会依次联想到课文中的内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就自然得到了再次的锻炼。其次,在阅读写作中,学生的思维中再次出现这样的浓缩图,由此而联想出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层次,这两种思维又一次得到了训练。经过这样自觉、反复的锻炼,不仅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巩固,同时头脑也会因此而灵活,能力也会有所增强。即使是学习课文时不太认真,或智力不太好的学生,这种方式对他们熟悉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比较全面地掌握知识点也会有一些帮助,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他们重读课文的兴趣而有所收获。

其实,在这种反复的再现中,实际上是一次次已学知识的“学而时习之”,而这种“习”又是在一种自然无痕的状态中进行的,复习者处在一种积极自觉的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巩固了知识,“不亦说乎?”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方式的作用是仅仅的口语所远不及的。

而且,这样的总结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也有益于教师。

因为,要采用这种总结方式,教师必须在大纲精神的指导下,全面熟悉课文内容,弄清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才能使这种板书完整有序、重点突出、难点清楚。不然,摆在黑板上的东西,学生看着糊涂,想着混乱,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要是学生对着课文瞧出了破绽,教师自己还下不了台。因此,这种方式迫使教师不得不认真对待教材,努力做到完美尽善。长此以往,不仅教材熟悉,全局在脑,熟能生巧,而且,由于这种板书的经常演练,教师自己的形象和逻辑思维也得了反复的锻炼,素质不也提高了吗?用此种方式去认识其它事物,自然就会显得清楚有序、全面完整。于是,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其它工作或生活,都因此而增长了能力,教学相长的意义在这里就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所以,用这种方式作总结,无论对学生或教师,都大有裨益。

要设计这样的总结,方法可以有两种。一是课后总结板书,二是板书与课文分析同步进行,边分析边板书,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最后完整地呈现在黑板上。

第一种,简单易行,如前面所举的《看云识天气》的例子。这种方式,即使在前面的课文分析中有些凌乱遗失甚至错误,在最后的板书总结时还来得及整理修补。这对于备课不很充分、经验不足者比较适用。第二种方法难度较大,如果对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够熟悉,思路不清晰,不能全局在胸,合理设计,是很难做到的,很可能弄巧成拙,挂在黑板上。如果与此相反,那比起第一种来,效果就会更好。因为,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人类的认识规律,能使学生精力集中,兴趣强烈,积极主动,思维连贯。无论是在学生的自读或教师的分析中,都能自然而然、毫无痕迹地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他们的自觉能力。同时,教师也会因此而从容不迫、清楚有序。并且,由于教学双方都处在同一思维进程中互助活动,气氛紧张活跃,课堂不会沉闷。但这需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好知识点覆盖面广、逻辑严密的阅读思考提纲,在它的引导下先让学生自读,然后教师用它来检查阅读情况,一边检查一边分析总结订正,一边板书要点使这种板书逐步形成、瓜熟蒂落。阅读检查和课文分析结束之际,就是板书完成之时。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就可以设计出下面的阅读思考提纲和板书:

提纲: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除了说明它们的特点外,课文里还讲了些什么?文章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

同步板书:

能够比较顺利地做到文章分析与这种板书同步的文章,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的课文中相当多。例如七年上册中的《春》、《济南的冬天》、《看云识天气》、《风筝》,下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八年级上册的《阿长与<山海经>》、《背景》、《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下册的《藤野先生》,九年级上册的《故乡》、《中国人失去自信了吗》等等。几乎所有传统名篇都行。

当然,有些课文由于知识点和层次结构的特点很难做到这样的总结,如《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等等,就很难同步。还有些课文,如诗歌等,不仅难以同步,也很难浓缩成框架结构。其实,也没有必要篇篇课文都如此这般。只要把典范篇目或重点单元的总结框架好了,就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但这并不是说总结可有可无,而是说要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做出不同的总结。简单的口语式、复杂的框架浓缩式或难度较大的框架浓缩同步式等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总之,无论哪种方法或方式,都得总结,让它们把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课本、一个阶段的教材的知识点像珍珠链一样连缀起来,去照亮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汉语词典》上对“总结”一词是这样定义的:“把一个阶段内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各种经验或情况作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叫做“总结”;“概括出来的结论”也叫“总结”。如此看来,总结贯穿于人们的一切工作、学习、生活中,大家时常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做着各种各样的总结。总结的内容是“一个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各种经验或情况”,方式是“分析研究”,目的是“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即使是“概括出来的结论”也包含着这样的意义,不然,凭什么去概括,概括得好玩吗?所以,为了以后的工作学习或生活,人们必须得总结,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指南,是人类认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人类认识活动一部分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的总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做好了篇章单元、纵横比较等方面的各种总结,不仅能使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完整清楚系统化,有效地帮助他们的阅读写作,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化解教学的难题,而且,还能使教师自己轻松自如,有所增益。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课后总结很重要。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

2、《论语》。

3、商务印书馆,1983年1月第2版,1991年2月北京第115次印刷,ISBN7-100-00044-0/H·18《现代汉语词典》第15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