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市直机关医院453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检测血小板参数的52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验和记录两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DW和MPV分别为(15.4±5.7)%,(14.0±3.8)fl,均高于对照组的(13.9±5.1)%和(9.1±3.3)f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T、PCT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小板参数的检验有助于提高高脂血症的确诊率,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小板参数;临床检验
高脂血症是一种血脂水平过高的疾病,常常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1]。通常情况下,患者无显著症状,临床体征也无明显变化,只有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会发现增高的血浆脂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的增强以及抗凝血功能减退是引发血小板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将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和不断发展[2]。本次研究选取52例高脂血症患者和45例健康人群分别对其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做血小板检验的高脂血症患者52例(观察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4.7±5.62)岁;另选取正常健康人群45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55.8±6.1)岁。排除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验方法仪器设备:800i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日本Sysmex生产)。方法:在清晨空腹抽取高脂血症患者和健康人群的静脉血,3ml不抗凝血,3ml肝素钠抗凝血以及3ml枸盐酸抗凝血,抽血后立即进行检验。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检测发现,观察组的PDW、MP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LT和PCT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5.17mmol/L,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超过2.3mmol/L,比正常人群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都高[3]。一般情况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中出现大量脂质沉积,引起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受到严重损失,极易引发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和活化。当血小板活化后,其表现出功能亢进,大量耗尽,从而大大减少了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同时也对骨髓增生起到了刺激作用,血小板再次生成,并伴随大量细胞器的产生,最终引起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增高[4]。此外,由于血小板体积增大,其内部均一性开始降低,因此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也逐渐增高。虽然血小板总体数量减少但是体积却增大了,也就导致血小板压积(PCT)无显著变化[5]。血小板的生成过程和发展情况、骨髓内巨核细胞增生以及代谢情况均由MPV显现出来,同时MPV还能反映血小板的功能状态和结构变化。通常年轻的血小板体积较大,且内部含有大量致密颗粒,可以释放活性物质,增强器聚集能力,因此能够改变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呈现高凝状态。本次研究果显示,高脂血症患者的PDW、MPV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表明患者体内有高凝状态。
临床诊断高脂血症的方法不仅包括血小板参数检测,还有凝血功能检测、血液流变学检测等。高脂血症患者体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蛋白质明显增高,且生长激素和脂肪酸水平也增高,合成了大量纤维蛋白原(FIB),导致血浆黏度升高;FIB浓度的升高与血管炎性反应有密切关系,其还能改变血流变学指标,影响血浆的粘滞度,提高微血管学生发生的可能性[6-7]。
定期为高脂血症患者检查血小板参数有助于对疾病的危险度进行及时评估和分析,为后期降血脂治疗等提供疗效评定,除此之外,患者应改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降低肥胖率;保证每日的运动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机体内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减少肉类、乳制品和蛋类的摄入量,多食用水果、蔬菜;戒烟;有效改善血脂,做好预防工作。
综上所述,血小板参数监测对诊断高脂血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后期治疗和有效预后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秀英.高脂血症对血小板参数影响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4,10(19):175-175,176.
[2]陈颖雅,陈惠娟,叶旭英.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凝集功能变化浅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08(05):127-127.
[3]林静.探讨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J].吉林医学,2012,33(24):5193-5193.
[4]樊荣,王文清,李榕,等.NO在脂联素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聚集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28(12):1761-1765.
[5]刘玉华.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0(26):500-501.
[6]丘栋.血脂检测的体会和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02):761-762.
[7]韩晓娜.高血脂症对生活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06(01):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