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福鼎市医院儿科355200)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小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284-01
静脉给药是小儿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儿天性好动,血管偏细,又不能配合治疗,给护士静脉穿刺带来一定困难,静脉留置针是一项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现已逐步成为儿科输液的主要工具。我科运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在我科应用情况及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自于2014年1月~2014年10月时间内收治的15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年龄1~13岁,静脉留置针留治时间1~3d。
1.2材料
我科选用24号密闭式防针刺伤静脉留置针,留置针胶布选用透明无菌贴膜。
1.3穿刺部位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已经相关需要选择头皮静脉或者四肢静脉进行穿刺,一般选用粗直、弹性较好、静脉清晰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静脉瓣及病变区域。新生儿一般选用头正中、颞浅、耳后静脉。婴幼儿可选上肢、头、正中、手背、下肢静脉。
1.4穿刺过程
穿刺前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是否完好然后取出留置针,选择好要穿刺的静脉,扎止血带后进行常规皮肤消毒去除针套,旋转针芯松动外套管,排气检查是否通畅。穿刺时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静脉两端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座,针头方向鞋面向上,角度为30度左右,穿刺进去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然后顺留置针走向再推进0.5cm左右,在固定针芯的情况下将外套管缓慢向前移动至完全进入静脉。然后松开止血带和打开调节器。见输液通畅后抽出针芯,使用贴膜进行好封闭和固定,调节好滴速,后将留置时间和日期标记与固定处。注意送管时注意控制好速度,尽量不能过快,以免刺破血管。
1.5固定穿刺成功后,在留置针透明座下垫一无菌小棉球,将保护膜的窗口对准穿刺口,使保护膜和皮肤粘贴好,同时在无菌敷贴上记录留置日期、时间、穿刺者姓名,若为头部固定法,将弹力帽剪成两半,一半用两手撑开戴到小儿头部,注意用力均匀,固定在敷贴外等,将网帽理平,肝素帽及延长管可插入网眼固定,避免局部受压;若为四肢固定法,新生儿因皮肤娇嫩,四肢活动度小,采用海绵固定,大一点的小儿采用小夹板固定,注意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1.6封管常用的封管液为生理盐水,肝素盐水溶液,封管肝素浓度为1U/mL~10U/mL。患儿输液完毕后,先用3mL生理盐水冲管,再用2U/mL~5U/mL肝素盐水封管,抗凝作用持续12h以上(新生儿用生理盐水封管,用量5mL~10mL。每6h~8h重复封管1次),推注时注意动作轻柔,用力均匀,缓慢注入,防止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封管时边推针边推封管液,使肝素帽内不留空隙,使管内充分肝素化。
2常见的护理问题
2.1留置针脱管因为患儿一般好动,我科室结合临床实际给予患儿以夹板固定穿刺部位或留置针固定装置,这样就能对穿刺部位进行重点保护,以防止重复穿刺。固定时注意尽量使肢体处于功能位。做好家属或患儿的相关知识宣教,争取家属以及患儿的配合。
2.2静脉炎小儿对各种不适只会哭闹、用手抓,护士在留置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若穿刺部位触痛、红肿、沿静脉走行出现红线或条索状应及时拔管,拔管时应用干棉球按压5min,无渗血即可,同时用碘伏消毒针眼及周围,以免局部发生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先稀释后输液。
2.3堵管由于患儿卧床时间长,血流变慢黏堵针头或输注高浓度药物后未用生理盐水冲管而使导管堵管。预防措施:①每天使用时应先用注射器回抽检查通畅后才输液,严禁不回抽直接输液。②防留置针软管弯曲或压迫。③输液前后给予2mL~5mL低浓度肝素(10U/mL)正压封管。
2.4液体外渗由于导管固定不妥,留置针停留在关节附近或肢体过度活动及外力牵拉导管脱出液体外渗,预防措施:妥善固定,减少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更换敷贴时应小心更换,动作轻柔,对年龄小的患儿需进行肢体约束,但约束不当,患儿便可挣脱,需正确约束,并加强巡视。发生液体外渗,可用马铃薯切片进行湿敷。
3体会
小儿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穿刺的特点,因此临床应用广泛,一方面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此项操作得到了我科医护人员的一致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信任与合作,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