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2368
摘要:为了提高中蜂养殖的效率,我们需要从育种技术和育种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中蜂饲养水平。此外,还必须促进中蜂产业化的发展,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促进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中蜂;养殖技术;发展策略
前言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总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在被人类饲养以前,它们一直处于野生状态,中蜂广泛分布于除新疆以外的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的丘陵、山区。中蜂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也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了差异。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将中国的东方蜜蜂(中华蜜蜂)初步分为北方中蜂、华南中蜂、华中中蜂、云贵高原中蜂、长白山中蜂、海南中蜂、阿坝中蜂、滇南中蜂和西藏中蜂9个类型,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类型或会有所改变。了解中蜂的类型,有利于对中蜂的保护和利用。随着国家对扶贫力度的加大,中蜂扶贫效果彰显,很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对中蜂扶贫的扶持力度,因此,中蜂前景广阔。怎样进行中分的高效养殖值得深究。
1中蜂的养殖之术
1.1选用优质蜂种
秦岭中华蜜蜂是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强、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有7000万年进化史,与其共生动物植物形成密不可分的生态系统,与本地环境高度融合,是当地最优秀的蜂种资源。因此在蜂种选择上以野外收蜂为佳,或者购买当地中蜂种群,确保种群的原生性和适应性。从外地引进蜂种的经验来看,一般有两个结果:在经过几代之后被当地的种群同化;适应性差,受疾病和天敌威胁严重,自然消亡,因此不建议从外地引进。
1.2采用自然的养殖方式
1.2.1养殖选址
秦岭林区养蜂场地应选择在海拔1100~2000m之间无工业污染、无农业种植、无村落聚居、远离道路和人群的林区自然环境,要求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开阔,僻静无干扰,无虫兽水火等对人和蜂的潜在威胁。蜂场周围要有丰富的花蜜植物资源,一年要有八个月的花期,且分布相对均匀。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中蜂蜂群的生长繁衍,蜂蜜产品也不会有污染和残留,确保产品的绿色有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1.2.2养殖方式
在养殖上遵循中蜂天性和自然规律,采用以保护为主,兼顾利用的半野生自然状态定地放养的养殖方式,放任部分蜂群回归自然,进行野生变家养、家养变野生的不断循环,既以人工扩大其种群进行取蜜采蜡等经济利用,又不断和自然蜂群进行基因交流,保留其原生性。除过置巢取蜜外,尽量减少人工对蜂群的干预,不要无目的地频繁开箱,干扰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不参与蜂群的工作。这种自然的养殖方式有效降低中蜂染病几率,避免使用药物,在维持中蜂的野性和原生性的同时,确保蜂蜜产品的绿色有机。
1.3蜂群管理
1.3.1春季管理
结合本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在春季做好保温工作。在早春不可以提前去掉保暖物,保证饲料供应,并且要缩小蜂巢门,不随意加础。当气温稳定后,进行奖励饲养,保证充足的营养,促进蜂王产卵。控制分蜂热,快速发展蜂群。发展到7月或者8月,蜂群成为强群,开始采蜜。值得注意的是,箱内保温不好或者群势弱等,均会影响扩蜂巢和分蜂热。基于此,要做好蜂王选择的把控以及饲养管理。
1.3.2流蜜期管理
此养殖区域在7~8月份是广西植物流密的高峰期,是中蜂养殖生产的收获期。对于流密期的管理,要保证蜂群采蜜的能力和积极性,保证采蜂蜜高产和稳定生产。因此,在植物开花前45天,开展采集蜂培育工作,组织并且维持强群,做好分蜂热的把控。在采蜜阶段,对于蜂群要采取分区管理,使用隔板,划分为产蜜区域和产子区域,等到蜂蜜完全封盖后,再摇蜜,以便于取成熟蜜,同时保证蜂的安全。
1.3.3冬季管理
对于冬季管理,要根据养殖区域冬季气候特点来制定管理计划。该养殖区域冬季时间较长,并且温度较低,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具体采取以下措施:越冬前,需要做好中蜂培育和饲料贮存等过冬准备。强群越冬,对于中蜂群势没有达到4框蜂的,需要进行合并。做好温度把控。为蜂群增加保温物品,但不可以过度保温。外界温度处于-6℃~10℃时,使用草帘等物品,做好保温措施。当气温低于-10℃时,需要在蜂箱的各个侧面增加保温物,对于箱子之间的空处,也要填充保温物品。结合气温变化,随时做好保温措施的调整,避免过热蜂群散开或过冷出现冻僵死亡的情况。合理选择过冬位置,尽量避开寒风直接侵袭地带,选择背风区域。
1.4病害防治
中蜂养殖常见病害为囊状幼虫病,发病时间集中在夏季。由于温度控制不到位,使得幼虫夭折,暴发疾病。在夏季,若气温>35℃,则需要做好降温处理。将蜂箱放置在阴凉通风位置,避免蜂巢温度过高。同时要注意及时喂水和喂蜜,保证蜜蜂处于健康的环境。若发生此病,则采取药物治疗方法。使用金银花(25g)、五加皮(25g)、板蓝根(25g),加水煎煮,制作成糖浆饲喂。
2中蜂养殖产业发展策略
2.1构建中蜂养殖人才队伍,提高养殖者科技素质
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当然中蜂养殖也不例外。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中蜂养殖人才队伍,提高养殖者科技素质。首先,要对中蜂养殖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过,并通过有效的考核机制提高中蜂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有效提高中蜂养殖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要招聘优秀的中蜂养殖专业人才,通过给予中蜂养殖人才良好的发展平台,充分的发挥出其中蜂养殖才能,进而提高中蜂养殖队伍的专业水平;最后,中蜂养殖人员还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养蜂技术,并将其有效运用于实际的中蜂养殖工作中,进而提高中蜂养殖工作的技术含量。
2.2构建政府服务机构,提供政策与技术支撑
中蜂养殖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和政策技术支持。因此,要结合当地中蜂养殖的实际情况,成立中蜂养殖的政府服务机构,进而给中蜂养殖提供正确的指导。在政府当前的农牧系统中成立中蜂养殖有关职能机构,为中蜂养殖产业提供扶持和行业规范化生产经营的政策基础上,提供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并规范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生产管理等行为。同时,还要将养蜂管理机构用于培训、技术引进、推广以及试验等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进而使中蜂养殖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迈进,不断提高中蜂养殖水平,进而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蜂蜜产品。
2.3健全生产经营组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首先,对于中蜂养殖的专业人才可以给予其一定的帮助,辅助其成立中蜂养殖相关的企业,逐步培育蜂蜜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企业,积极做好中蜂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培训工作和中蜂养殖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试验以及示范等工作,进而促进中蜂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要通过商标注册,形成品牌,并逐渐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可,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为中蜂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力。
结束语
在中蜂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不断探索,总结技术和经验,加快新技术的应运和开发力度,推广中蜂高效养殖技术,提高中蜂养殖效益,推动中蜂养殖的高速发展,扩大养殖数量和规模,形成林区遍地开花的养殖格局,使中蜂养殖走上规模化、产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中印,吴黎明,李卫海.实用养蜂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5.
[2]龚凫羌.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