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燕
(福建中医药大学350122)
【摘要】“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黄疸的重要方法,历代大部分医家以此为治黄大法的依据对黄疸进行治疗。黄疸主要是湿邪为患,治疗应从湿处着眼,治疗关键在于化湿利小便。本文主要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面比较总结“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并结合现代医学对其指导意义进行归纳。
【关键词】黄疸病;利小便;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67-02
黄疸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目黄、身黄、小便黄。中医认为黄疸发病主要在肝胆,肝失疏泄,胆汁排泄逆乱,从而造成黄疸的发生[1]。张仲景最早确立通利小便的治法用于黄疸的临床治疗,小便是否趋向通利可推知肝胆疏泄功能是否趋向正常,从而进一步推断病情是否痊愈。“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是对黄疸治疗方法的阐述,对临床治疗黄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对“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及其指导意义作出如下综述:
1.《伤寒论》中“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伤寒论》中“阳明病,发热,汗出着,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热,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其中“热越”是指里热向外发越,表明湿有出路,故而不能发黄;若湿无出路,则会出现“头汗出”“身无热”“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等症状,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身必发黄”,引起黄疸。从中可以看出,湿是黄疸发病的主要病机,湿邪有无出路是黄疸发病的中心环节,因而“利其小便”能够使湿邪排出体外。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气血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由于太阳病中风误用火迫劫汗治疗后,会风火相煽和火毒内功,从而可见身黄导致黄疸的发生,火热下劫,会导致阴液匮乏,从而出现小便难。《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36条中指出“尿如皂角之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由此可以看出小便通利是判定黄疸治疗效果的最直观的标志,“黄从小便去也”可看出黄疸减退,预后良好。
2.《金匮要略》中“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金匮要略?黄疸》中提到:“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说明小便不利是黄疸的主要症状,通过利小便可以缓解各种因素导致的肝胆疏泄失调,从而起到治疗黄疸的作用。《金匮要略?黄疸》中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由于湿阻中焦,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出现失常,对肝胆的疏泄功能产生影响,胆汁不能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皮肤,从而导致黄疸的发生。
黄疸的病机是湿,但也存在不同的病因和分型,《金匮要略》有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五种,如《金匮要略?黄疸》中提到:“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呕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根据不同的分型患者的病因也不同,但主要是内外因造成的,内因主要与脾胃虚寒、内伤不足有关,外因主要与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有关。后世在《金匮要略》分型上将黄疸分为阳黄、阴黄和急黄三种,阳黄主要是由于湿热蕴蒸,胆汁外溢于皮肤而导致发黄;阴黄主要是寒湿阻遏,脾阳不振,胆汁外溢导致发黄;急黄是指湿热夹毒,热毒炽盛,胆汁外溢于皮肤而迅速发黄者。但无论黄疸为何种发病类型,其病机以湿邪和肝胆为主,根据病因选择黄疸的治疗方法,即为“通利小便”,化湿邪利小便,使湿从小便出。
3.“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的指导意义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是治疗黄疸的主要方法,所使用的中药包括茵陈、大黄、栀子、黄柏、茯苓、赤小豆、泽泻、猪苓、连翘、白术、麻黄、甘草等,这些药物均具有通利小便和利湿退黄的功效。张仲景提出的“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最早确立了采用通利小便法治疗黄疸,通利小便是对祛除湿邪的高度概括,对检验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至今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垂盆草、玉米须、虎杖、风尾草、车前草等利湿退黄的中药。
在临床上通过通利小便对黄疸进行治疗是比较常用而且有效的。化湿具有退黄的功效,利小便也能够起到淡渗利湿的作用,从而起到湿去黄退的作用,但是黄疸的病机有寒湿和湿热的不同,阴黄以寒湿为主,阳黄以湿热为主,因而临床上对于黄疸的辨证施治应以阴阳为纲,治疗时在通利小便的基础上,阴黄要配以益气养血、健脾化湿或者疏肝活血,从温中化湿;阳黄要配以清热解毒,必要时还要通利腹气;急黄要配以凉血养阴、清热解毒或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2]。纵观黄疸的治疗,“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是历代治疗黄疸的基础方法,其后发展皆以此为基础,通过辨证加减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如急性肝炎在中医上属于“阳黄”的范畴,发病较急,通过采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治愈率高达95%以上。
4.小结
黄疸主要以湿邪为主要病机,在治疗时多采用化湿利小便的治疗方法,典型代表是张仲景的“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于黄疸和利小便的记载,说明利小便是治疗黄疸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对于各种因素引起的黄疸均可以在化湿利小便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这对后世黄疸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是对祛除湿邪方法的高度概括,对于检验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判断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正.“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新释[J].中医文献杂志,2007(1):43-44.
[2]任毅,魏德荣.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6(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