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平1陈彦1张坤木1周桂飞1林志辉1李长辉(通讯作者)
(1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康复期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疗法)各3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愈显率46.7%,总有效率8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愈显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的愈显率优于常规手法疗法。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08-02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相应症状及体征。在颈椎病的病变过程中,根据其发生、发展、愈后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及康复期。康复期颈椎病则是指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或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颈部活动明显改善,但仍不耐疲劳[1]。虽然这个阶段患者颈椎动静力平衡的失调已被最大限度地改善[2],但随着伏案工作的时间延长以及空调的普及,此时如不注意治疗,则很容易加重病情或反复发展。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存在风险,故临床多建议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其亦疗效显著。保守治疗主要采用牵引、针刺、推拿等被动治疗为主,临床效果突出,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文献显示,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软组织关系密切,其常累及胸锁乳突肌、颈部斜角肌等肌群纤维受损;而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影响到附近的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结构,造成颈椎内源性失稳等情况[3],保守治疗则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故有必要在颈椎病康复期介入运动疗法,引入了主动运动观念,改变以往被动治疗的模式,采用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在改善颈部症状的同时,增强颈肌力量、颈部功能及颈椎稳定性。2010年开始笔者采用此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本组病例共60例,全部来自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推拿科就诊患者。所有病例均经过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
1.2诊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诊断标准
①参照1994年全国颈椎病会议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4];
②康复期标准:患者病情急性发作第3周,经治疗疼痛或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颈部活动明显改善,阳性体征基本消失。
1.2.2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随机分组,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3排除标准
①颈椎有骨折、脱位、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结核、肿瘤、感染等;
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
③有局部皮肤破损或严重皮肤病影响手法操作者;
④确有手术指征者。
1.3方法
1.3.1随机分配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为悬吊运动疗法与常规手法治疗相结合,对照组为常规手法治疗。
1.3.2悬吊运动治疗
(1)仰卧位颈椎中立位放置。起始位: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下放一个滚筒以使患者放松,中分带非弹性绳固定支撑头部,这个位置要求患者的正常的颈椎屈度是在中立位域内。动作:治疗师一手的拇指和大鱼际肌置于胸锁乳突肌,把其余手指置于项部缓慢诱导下压颈椎中部,使颈椎前凸减少约2mm,缓慢的移开手告诉患者保持住姿势,且颈部外周大肌肉放松。一组动作坚持2min。每次治疗量为3组。
(2)仰卧位颈部后仰。起始位:患者仰卧位,中分带非弹性绳固定支撑头部,调整中分带的高度使患者颈椎在轻度屈曲的位置,宽带弹性绳固定于胸椎位置,此处的弹性绳的必须足够的弹性使治疗师只要使用一个中指就能轻松的托起患者上部身体。宽带弹性绳固定于骨盆处,膝关节下放一个滚筒。动作:先将髋关节伸直让整个身体伸直,颈部做“仰卧颈椎中立位放置”,在此基础上做颈部向后伸展动作,同时让上半部身体及骨盆离开床面,如果诱发出疼痛,骨盆也可不离开床面。不要耸肩。一组动作坚持30s。每次治疗量3组。
1.3.3常规手法治疗[5]
(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拇指指腹与中指同时按揉风池穴分钟,从风池穴起至颈根部,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对称用力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5分钟左右。随后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5分钟左右。
(2)然后做颈项部拔伸法,医者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并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按在风池穴上方,其余四指及手掌托住下领部,嘱患者身体下沉,术者双手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把颈牵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
(3)提拿患者两侧肩颈并拿揉患肢,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主,用多指横拔腋下臂丛神经分支,使患者手指有串麻感为宜。
(4)牵抖患侧上肢一次,最后拍打肩背部和上肢,使患者有轻快感为宜。
1.3.4治疗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均为每周3次,3周1个疗程。
1.3.5疗效评定参照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拟以下评定标准:(1)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肩、枕痛仅在阴雨天或体位不适时偶见,功能正常;(3)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颈、肩、枕痛较前减轻,颈及肢体功能有所改善;(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反而加重。
1.3.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P<0.05则认为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治疗后对比
经Ridit分析,两组之间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颈椎是脊柱中最灵活、活动频率最高,稳定性最差的节段。颈椎不具有主动力学行为,要维持头颈的静、动态平衡除骨骼系统支撑外还要靠颈椎外周附着的肌肉来完成。正常颈椎稳定由两方面来维护,一为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及相连的韧带结构,为静力平衡;二为外源性稳定包括附着于颈椎的肌肉的调节和控制,是颈椎运动的原始动力,为动力平衡[7、8]。静力学平衡和动力学平衡应处于动态平衡中,任何一方的平衡失调均可影响到颈椎稳定结构。
目前认为颈肌退变及劳损可能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因素[7,9]。一方面颈肌退变劳损后肌肉张力发生变化出现肌张力不平衡现象从而引起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破坏颈椎稳定性。另一方面颈椎病人由于颈部疼痛的存在,而且颈部活动常导致颈部疼痛加剧,为避免疼痛常减少活动,如疼痛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则因颈椎关节和肌肉的活动下降可导致已经发生力学性减弱的颈椎周围的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肌力进一步下降,加速颈肌退变。众多文献显示颈椎病人颈椎周围肌肉与健康人相比更易疲劳[7],慢性颈部疼痛的病人与健康人对照组比前屈、后伸及旋转肌群的肌力均显著降低,尤以后伸肌群肌力减弱明显[10]。康复期颈椎病患者此现象尤为明显。因此增强颈部深层稳定性,提高颈肌肌力是运动疗法中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的关键。
悬吊运动疗法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通过特有的悬吊装置,在不稳定的支持面(悬吊带)上,强调无痛的前提下,进行Holdingtime与Repetition两种形式的闭链训练,旨在激活脊柱深层稳定肌,重建正确的肌肉运动控制模式,以增强脊柱稳定性。其中仰卧位颈椎中立位放置作用于颈部深层稳定系统,偏重于后部深层稳定肌,仰卧位颈部后仰动作则侧重作用于枕后及颈部后伸肌群,这两个动作相结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颈椎稳定性差及颈肌不耐疲劳的问题,还可以针对性训练颈部的后伸肌群。
在本研究中,虽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愈显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介入悬吊运动治疗对于提高康复期颈椎病的治愈率有显著意义。因此,笔者认为采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它可以在巩固手法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强颈部深层稳定性,提高颈肌肌力、耐力,这对于维持颈椎病的远期治疗效果也将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本实验人力、时间有限,所以笔者未能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对比及更深入的分析,在后续的临床实践中将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水金,蔡树河,王诗忠等.颈椎病分期综合治疗方案[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6):43-45.
[2]王诗忠,陈水金等.颈椎病临床分期综合治疗方案探讨[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06,8(2)35-36.
[3]王振国.颈椎病康复治疗图解[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5.
[4]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5]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7]姜淑云,房敏,左亚忠,等.颈部肌群与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6,27(3):235—238.
[8]房敏,沈国权.严隽陶,等.颈椎主要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2,23(2):89-92.
[9]周述强,张敏霞.颈椎相关肌肉慢性损伤与颈椎病[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3):247-248.
[10]JariYninen,MD,PatriSabPT,MattiNakanen,MD,etal.Decreasedisometricneckstrengthinwomenwithchronicneckpainandtherepeatabitityofneckstrengthmeasurements[J].ArchPhysMedRehabil,2004,85(8):1303—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