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成徐帅吴凯王健俊赵海军
(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外科广东广州510282)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器质性便秘病因与对策。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结合随访与最终医院检验、检查、手术结果,随机选取广州市部分医疗社区最终确定为器质性便秘的120例婴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52.5%)为先天性巨结肠,49例(40.8%)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3例(2.5%)为乙状结肠冗长,2例(1.7%)为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2例(1.7%)为骶尾部肿物,1例(0.8%)为隐性脊柱裂。结论先天性巨结肠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为婴幼儿器质性便秘的主要病因,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此外,还需要排除引起婴幼儿器质性便秘的其他病因。
【关键词】婴幼儿;器质性便秘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186-02
1.资料与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联系广州市瑞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凤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0余家社区医疗中心,回顾性分析最终经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术中所见、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器质性便秘的婴幼儿120例,根据上述资料,对这些器质性便秘的婴幼儿进行病因分类,归纳病因与治疗方法。
2.结果
根据钡灌肠检查、直肠肛管测压、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结果,63例婴幼儿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其中53例行手术治疗,10例予开塞露、洗肠等保守治疗。依据体格检查、瘘管造影、倒立侧位X线平片结果,49例患儿诊断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其中18例为高位畸形,12例为中位畸形,19例为低位畸形,其中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重建具有正常控制功能的排便肛门;低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患儿,因肛门或直肠下端轻度狭窄,10例婴幼儿采用扩张术改善肛门功能。根据钡灌肠检查结果,3例患儿确诊为乙状结肠冗长,通过排便训练和饮食疗法,患儿排便情况得到改善。经钡灌肠、手术所见、术后病理分析,2例婴幼儿考虑为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经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后便秘症状好转。经肛门指诊、增强CT检查、术后病理证实,2例婴幼儿因骶尾部肿瘤压迫直肠至排便障碍,其中1例为畸胎瘤、1例为卵黄囊瘤。通过脊椎X线片与MRI检查,1例患儿诊断为隐形脊柱裂,实施外科手术后便秘好转。
3.讨论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1-2],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以致肠管扩张、肥厚,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导致婴幼儿器质性便秘的主要病因之一。很多便秘患儿出生后表现为胎粪排出延迟,反复出现腹胀与便秘,体格检查刺激肛门可呈喷射样粪便,针对此类患儿,结合钡灌肠检查,根据病变段肠管的长短,除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可采用开塞露纳肛或洗肠等缓解便秘外,其他类型患儿均应采取外科手术根治。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相对多见,并且类型众多,直肠盲端和瘘管的位置各异,占消化道畸形的首位[3],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由于是体表畸形,易于诊断,同样是婴幼儿器质性便秘的主要病因之一。对于低位畸形的患儿,如肛门皮肤瘘无狭窄,排便功能无障碍者,不需治疗。肛门或直肠下端轻度狭窄,一般采用扩张术多能恢复正常功能。对肛门皮肤瘘者,仅作简单的“后切”手术。膜性肛门在新生儿期施行会阴肛门成形术。对于中间位和高位畸形,需要适时地采用经骶尾路肛门成形术、后失状入路或经骶腹会阴肛门成形术解决患儿排便难的问题。
乙状结肠为粪便贮存器官,乙状结肠冗长可致婴幼儿慢性便秘。大多数乙状结肠冗长的病儿,便秘出现于1岁以内喂养过度阶段,由于乙状结肠内容物蓄积、胀满,以及肠袢的弯曲或部分扭转、肠系膜有粘连或瘢痕,有时会产生腹痛伴呕吐[4]。此病需要采取非手术治疗,口服液状石蜡,有利于清除乙状结肠内蓄积的粪便,促进乙状结肠功能恢复,再辅以排便训练,只要做到坚持不懈,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婴幼儿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可引起便秘甚至肠梗阻等临床表现,其病因不明,主要为副交感神经系统疾病[5]。由于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先天性巨结肠或乙状结肠冗长。诊断基本依靠术后病理,肠壁内神经节细胞减少或发育不良,并且常伴有肌间神经纤维增生与神经节分布不均。此类器质性便秘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骶尾部肿物压迫直肠同样可导致婴幼儿便秘,患儿骶尾部肿物以畸胎瘤多见,同样要留意卵黄囊瘤可能。此部位肿物位置浅、体积较大时,体格检查容易发现;肿物位置深或体积较小时,临床容易漏诊。排除婴幼儿其他器质性便秘时,应行骶尾部B超、增强MRI协助诊治骶尾部肿物,此类器质性便秘需手术治疗,必要时辅助化疗。
隐性脊柱裂可以在婴幼儿时发病,便秘因受累节段的脊髓与脊神经损害引起,即与是否受压和神经损害的程度相关,局部皮肤可有毛发增多,皮肤向内凹陷,有的呈现不规则的毛细血管瘤或色素沉着。一部分患儿,除便秘外常伴有尿失禁,建议手术治疗。
总之,婴幼儿器质性便秘通常由肠内或肠外病因引起,其中先天性巨结肠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最为多见。婴幼儿器质性便秘,临床医生必须重视针对原发病因的治疗,大部分便秘患儿需通过动外科手术解除病因,否则,便秘最终不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高婷婷.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研究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7):549-552.
[2]朱利斌,李仲荣,张普,等.术中快速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方法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6):1295-1297.
[3]王维林.我国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外科治疗理念的更新与进步[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0):741-743.
[4]陈江谊,马少锋,陆金荣,等.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35-836.
[5]孙晓毅.巨结肠同源病诊断治疗难点解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23):1763-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