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绍宁(成均镇卫生院广西玉林537024)
【中图分类号】R1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64-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常见传染病及新流行的传染病正在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文中对乡镇公共卫生部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共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对传染病的防治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传染病公共卫生防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疾病谱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渐成为疾病负担及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传染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1]。公共卫生事业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志。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落实上级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1、负责本乡镇健康教育、免疫规划、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地方病防治、卫生监督、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工作的规划、计划、总结、经验介绍等材料的制定、起草,有关表、册、卡、单等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2、负责开展本乡镇的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和各种健康促进活动。3、负责辖区村级卫生组织的整顿、建设、管理和乡村医生的日常监督、管理、培训、考核、奖惩。4、根据县级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的授权,负责开展辖区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公共卫生许可等方面的现场审查和监管,农村食品、药品、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医疗服务市场等卫生综合督查工作。5、具体负责本乡镇疫苗管理使用,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危害,病原微生物和常见污染物的取样送检,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控制措施的落实等疾病控制工作任务。6、具体负责辖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降消项目实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出生缺陷干预等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任务。7、负责实施本乡镇地方病防治规划、计划,组织开展地方病监测、病情调查、疫情上报等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8、负责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卫生乡(镇)村、户,指导开展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改善本乡镇的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水平。
1.乡镇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由于目前农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群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下,卫生防病知识缺乏,且与家禽接触机会多,传染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幼,加大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难度,加之国家对卫生院的投入不足,基层传染病防治力量薄弱,导致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加强农村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履行乡镇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已成为农村卫生工作的紧迫任务。
2.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
2.1经费投入不够:据有关统计,2007年我国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92.5亿元,仅占15.9%;而卫生事业费中公共卫生的投入比例由2006年的19%下降到2010年的12%。目前疾病防控机构经费保障标准偏低,这直接导致乡镇公共卫生服务不够完善和乡镇公共产品提供不全。加之,受现行管理运行机制以及人员费用的约束,乡镇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在很多方面,如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公共卫生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新技术培训等都面临巨大的困难。因为财政投入以及专业发展的问题,许多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普遍对工作热情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2缺乏高素质疾控队伍:目前我区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存在以下问题:组成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学历和职称层次普遍较低[3]。各村镇卫生所公共卫生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中,35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占25.8%,低于全国临床和卫生技术人员53.1%的平均值,而50岁以上的占到68%。在学历及职称层次上,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者占65%,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5%。无高级职称人员。专业学科背景多为临床医学及护理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学科背景不足2%。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多为关系户或者为不能适应医院工作的病退人员。疾控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2.3缺乏保障机制:传染病在预防控制与救治发展方向不协调,医生重医疗轻预防的现象严重。缺乏综合协调组织,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反应及应对。加之现行的医学教育、医疗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公共卫生人员的职业培训、公共卫生管理资格考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等内容和模式都使公共卫生管理趋于独立。
3.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的对策
3.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
疾病防控体系的建设需要国家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目前我国在改善现有的疾病监控设施与手段、开展疾病科学研究、完善监测的预警机制等方面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力度,尤其是在重大、新发传染病防治和计划免疫工作方面更需要做足文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伤害的防治。在农村等偏远的地方,还要注意密切关注加强饮水卫生处理和粪便管理,搞好饮食卫生和除四害工作。主要是加强水源保护,维持饮用水中高游离性余氯水平(0.4-0.5mg/l),防止排泄物污染水源和食物,鼓励肥皂洗手,动物尸体及时掩埋或焚烧。健全除四害工作机制,使除四害工作常态化,不断降低四害密度。
3.2强化意识,健全网络组织
成立专门的公共卫生管理小组,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的监控。各村设有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从事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责任到人,考核到村。全面落实公共卫生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将考核与各村的目标管理或业绩考核挂钩,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村镇卫生所负责收集公共卫生信息及报告传染病的疫情、常见传染病的初诊及转诊,配合健康宣教工作,协助建立健康档案。
3.3强化公共卫生宣教工作
群众对于传染病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新发传染病,没确定合适的治疗措施或者疫苗,如SARS等,容易引起群众的恐慌情绪,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基层公共卫生宣教工作中,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文明素质为目的,让他们正确认识传染病,逐步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并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防护、急救措施等,同时加强他们应对各种传染病的心理能力。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宣传栏、定期走进村镇宣传服务、健康短信及网站等方式开展宣教工作,也可以印发一些传染病健康宣教手册,供群众自主阅读,提高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
3.4均衡经费投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均衡经费的投入,注重向较贫困及较偏远的村镇倾斜。改善现有疾病监控设施与手段、完善监测预警机制。落实公共卫生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力度,在对较偏或较贫困村镇,密切关注饮水卫生处理和粪便管理,确保饮食卫生和除四害工作。各个村镇及时沟通新发传染病疫情,共享防控经验,防范疫情的大面积扩散。对局域传染病可能的扩散传播风险进行评估,对其他村镇出现的本村镇传染病应加强协作控制,建立全县传染病的防控信息平台,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形成有效的联动网络,有效地控制感染源。
3.5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随着传统的公共卫生体系的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卫生习惯也在随之改变。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部门需要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充实队伍。加强在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自主学习与继续再教育相结合。鼓励参加各类形式的培训及学历教育,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热爱公共卫生事业,能正确面对新发传染病的处理,能快速对传染病发生反应的队伍,指导和协助乡镇各基层卫生所,带动乡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冬.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9):461-465.
[2]洪涛,王健伟.我国传染病防治的现状与挑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2):705-707.
[3]樊立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5,9(5):4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