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红(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22000)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人(MDR—TB)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MDR—TB进行观察,评估入院时的心理活动及出院时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各种心理问题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MDR—TB病人的心理问题,明显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心理分析心里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039-02
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指结核病人感染的结核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1]。MDR—TB是导致难治结核病的根源,5年存活率仅为50%[2]。我院为中国全球盖茨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的定点医院,实行耐多药结核病免费治疗(由全球基金会提供),病人已不需要承担高昂的医药费用。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科共收治6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许多病人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悲观失望,信心不足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3],这些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科根据这类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一般情况:本文64例耐多药肺结核,均为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住院确诊患者。并符合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断。即经正规或不正规化疗的间断或持续排菌达2年以上的患者,男性44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20岁,平均46.3岁,病程最长33年,最短2.5年,胸片病灶在2个肺野以上者61例。
1.2耐多药肺结核的形成,由于各种原因不规则用药所致58例(90.6%),其中包括患者方面,医护方面及客观因素(经济困难及肝损坏)。医源性28例(43.7%),非医源性36例(56.3%)。
1.3心理问题分类:紧张、害怕心理31例,焦虑、恐惧心理24例,有自卑感、抑郁心理21例,期望心理28例,悲观心理21例,报复心理6例。
3心理分析
3.1病情对心理的影响
3.1.1病情危重,排菌,生活不能自理者,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悲观绝望。自暴自弃。
3.1.2病情重。间断排菌。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影响大,但随着积极治疗和相应护理对策的实施,31例心理平稳3例信心不足,但自我调整较快,表现出接受,适应心理。
3.1.3病情基本平稳,生活自理者,病情轻,预后较好,利于心理状态的调整。
3.2入院时的心理活动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问的关系,见表1。
表1入院时的心理活动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问的关系(n)
3.3出院时的心理状态及病情恢复情况:
3.3.1焦虑,压抑悲观失望,患者病情重,恢复慢,仍处于进展期或无改变,痰菌阳性30例(47%)。
3.3.2平静、开朗,病情趋于稳定,吸收期,痰菌转阴者36例(54%)。
4护理对策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中年患者心理情绪影响较大,且男性多于女性,这与中年男性患者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有关;文化程度高者较文化程度低者心理影响大。文化程度高者因反复治疗效果不佳,从书里面得知预后不佳时,思想极端化,表现出紧张、恐惧、忧虑;文化程度低者对疾病了解甚浅,视同一般病情,呈无所谓态度,开朗。情绪稳定,心理疏导较快,易接受;心理因素稳定时,疾病恢复较快,反之则恢复慢。由于心理因素对疾病影响大。因此。心理护理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4.1在给病人做入院教育时。尽量详细认真。及时把疾病治疗注意事项及预后告知病人。使病人了解自己疾病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和不规范治疗的危害性,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使结核病初治规范化。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产生。
4.2由于自己不规则或不合理治疗造成病情难以治疗耐多药者。表现出的懊悔。怨恨自己,对以后的治疗效果担心、焦虑。甚至感到紧张、恐惧。(1)护士应用和蔼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安慰家人,不宜埋怨。(2)告诉病人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规范用药,使其配合医护工作。(3)详细交待其注意事项。适当介绍预后效果,使其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不良心理因素。
4.3结核病人执行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4]管理,有助于提高病人在治疗过程的依从性,达到最高治愈率。多次反复正规治疗或因药物毒副作用疗效不佳者,精神压力较大,大多有抵触情绪,对这些患者在谈话、操作时都应注意言行,多与其交谈。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解释。这类病人大多痰菌持续阳性,要长时期地与他们的配偶、子女、朋友、父母等隔离,而且不得不放弃他所熟悉喜爱的工作、社会活动等,这些一旦失去。便会产生分离性焦虑,消极沮丧。一般预后较差。应避免让其过早了解较差的预后。
4.4患者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及经济问题,急于出院。又顾虑自己工作力下降及疾病的预后,(1)此时应告诉患者此病可以治愈且能恢复工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早日康复的信心。(2)同时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大多数患者是家庭支柱,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地位,患病后给家庭带来许多困难,今后还需长期服药。对此类患者深表同情的同时。应向家属告知患者的忧虑。动员其家属给予帮助共同来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
4.5治疗中的护理:给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时,尽量详细说明注意事项,以严肃、认真、负责,热情的态度实行规范化操作,以娴熟的治疗技术,把病痛刺激减少到最低程度。治疗中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注意倾听病人诉说。认真解答有关结核病的知识使病人从精神上获得依赖和安全感。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以便坚持规范,全程治疗。
5讨论
心理干预可以消除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稳定病情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心理积极作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调节机体潜能,积极的心理应急可缓解应急原的冲击,能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唤起患者的积极应对机制[5]。通过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心理进行全面评估,取得相互信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心理干预可使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菌阴转率提高,实施心理干预与未实施心理干预者痰菌阴转率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所以,及时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实施家庭干预,特别是遵医服药行为、自我护理相关知识的了解等,对促进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本尧,张文彬,何安贵等.56例肺结核病例耐药原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18:576.
[2]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86—492.
[3]韩亮亮.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5,5(3):326.
[4]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43.
[5]陈紫瀛主编.护理心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I,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