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王盛唐文周旭东叶军拜都如拉?艾尼吐

王盛唐文周旭东叶军拜都如拉?艾尼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胸外一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脓胸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脓胸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治疗,对比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管时间、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胸膜粘连、手术操作等情况是影响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主要因素。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能减少慢性脓胸的损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慢性脓胸;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1-0015-02

Thecurativeeffectofvideo-assistedthoracoscopesurgeryinthetreatmentofchronicpyothoraxandrelatedinfluencefactorsanalysisWongsheng,TangWen,ZhouXudong,YeJun,BaidurulaAinitu,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ofchesthospital,830049in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theeffectofvideo-assistedthoracoscopesurgeryinthetreatmentofchronicpyothoraxandinfluencingfactors.MethodsSelectedfromApril2012-April2014were60casesofpatientswithchronicpyothoraxisanalyzed,and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30casesineachgroup,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video-assistedthoracoscopesurgery,controlgrouptreatedbytraditionalthoracotomy,comparethecurativeeffectandinfluencingfactors.ResultsObservationgroupoperationtimeandflowrate,intraoperativebloodloss,postoperativeindwellingcathetertime,hospitalizationdays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differencebetweengroups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Logisticregressionequation,theresultsshowedthatpleuraladhesions,operation,andsoonandsofortharethemainfactorsinfluencingthevideo-assistedthoracoscopesurgery.ConclusionsVideo-assistedthoracoscopesurgerycanreducethedamageofchronicpyothorax,promotepatientsrecoveratanearlydate,isworthtopopularizeandapplyinthe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Video-assistedthoracoscope;Chronicpyothorax;Theeffect;Factorsaffectingthe

慢性脓胸是一种胸膜腔感染迁延现象,其主要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临床发现多数继发于肺部感染中,对该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外科治疗为主[1],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大,且患者的出血量较多,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治疗发展,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多方面特点,并能快速治疗患者疾病,为探讨电视胸腔手术治疗的效果,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脓胸患者进行分析,并取得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脓胸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9.7±2.5)岁,发病部位:左侧18例,右侧12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龄为22~57岁,平均年龄为(36.5±2.4)岁,发病部位:左侧16例,右侧14例。两组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消瘦、低蛋白血症、发热等现象,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本次不同意参与研究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患者选取全身麻醉,并进行单肺通气,取健侧卧位,在腋中线第7肋间注射穿刺,回抽脓液后,在皮肤上切开2cm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胸壁肌肉、肋间肌及壁层胸膜,将胸腔脓液吸出,后置入胸腔镜进行检查,在其引导下在腋前线第4或5肋间开放第二个小切口,在腋后线第5或6肋间开放第三个小切口,两个切口和观察口应成倒三角形。后使用吸引器将胸腔脓液进行彻底清除,并剥离胸膜纤维板,进行止血。在手术结束前进行胸腔注水并膨胀肺组织,观察肺复张效果。在手术结束后缝合并留置胸腔引流管。

1.2.2对照组

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并实行单肺通气,取健侧卧位,在患者第5或6肋间进行开胸操作,将胸壁组织逐层切开,并进入胸腔内。在清除脓液后剥离胸膜纤维板,并做好止血操作。在手术结束前进行胸腔注水并膨胀肺组织,观察肺复张效果。在手术结束后缝合并留置胸腔引流管。

1.3影响因素分析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指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1所显示。

2.2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年龄、病程等,详细如表2所显示。

2.3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单因素分析为基础,以多因素作为变量,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对患者的年龄、心肺功能、病程、胸膜粘连等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构显示,胸膜粘连、手术操作熟练程度均为影响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详细如表3所显示。

3.讨论

脓胸主要是指患者胸膜腔出现致病菌感染,并出现脓液堆积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病理期,包括:急性期、纤维化脓期、慢性纤维化脓期。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急性渗出期和纤维化脓期为主,而慢性脓胸则属于纤维化脓期,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时间界限。一些学者认为,慢性脓胸主要是在急性脓胸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由于患者纤维蛋白沉着并演变成纤维板,当纤维板逐渐增厚时,则会影响肺部膨胀,导致脓腔无法缩小,最终导致呼吸功能的下降[1]。

据相关调查显示,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脓胸具有良好效果,该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胸腔内的纤维凝块及坏死组织[2],并能通过胸腔镜进行有效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胸腔引流管放置区域,亦能全面检查患者出现脓胸的原因,通过病因检查,并在手术中去除,从而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病情的康复。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切口的选择尤为重要,据相关研究显示,电视胸腔镜治疗虽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研究显示,慢性脓胸患者容易出现胸膜粘连等情况,而且一些学者认为,慢性脓胸会容易导致胸膜纤维板形成,缩小胸腔空间,胸膜粘连较为严重,故导致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困难。而本研究亦显示,危险性因素对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影响主要包括胸膜粘连和手术者操作熟练程度等,其中胸膜粘连越紧密,胸腔镜手术处理难度则会有所提升。此外,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操作者熟练程度具有较高要求[3]。若操作者技术欠缺的话,则会导致操作失败,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此外,患者的年龄、病程、心肺功能等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手术效果,由于患者年龄较高、病程长,更容易导致纤维板增厚,进一步增加胸膜粘连及处理难度。

总之,对慢性脓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所受的创伤较小,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开胸治疗。通过进一步分析患者的危险性因素,并掌握其手术指征,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巧,能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松海,马治欣,陈颖华,等.电视胸腔镜在脓胸治疗的应用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06(11):849.

[2]龚国柱,孟涛,赵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脓胸17例体会[J].中国厂矿医学,2011,22(03):320-321.

[3]王瑞华.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慢性脓胸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