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钐陈希容(通讯作者)谢凌燕应本娟田莎莎胡丽君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4)
【摘要】目的:探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与透明敷贴胃管固定法在新生儿外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8年12月行剖腹探查术的50例患儿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固定胃管法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行剖腹探查术的50例患儿采用透明敷贴固定胃管法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非计划拔管率,管道移位率,局部皮肤损伤率。结果:对照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管道移位率及局部皮肤损伤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固定胃管法优于透明敷贴胃管固定法,降低了患儿非计划拔管率,降低了胃管固定处局部皮肤损伤的情况,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固定胃管法;新生儿外科;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185-02
留置胃管是新生儿外科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护理常规操作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尤其对于肠功能恢复的患儿更是十分重要,有效固定胃管不仅便于观察胃液性质和量,还可进行有效减压、引流,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有效的固定胃管,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在留置胃管的患儿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对新生儿胃管的固定方法一直在不断改进中。我科在2018年6月—2018年12月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与2017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透明敷贴固定胃管法相比较,对照两种固定胃管方法中非计划拔管,局部皮肤损伤,管道移位的情况。目前在我科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方法在新生儿外科临床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科行剖腹探查手术的患儿50例,年龄在1—30d,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2018年6月—2018年12月我科行剖腹探查手术的患儿50例,年龄在1~30d,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最短留置胃管时间为4天,最长留置胃管时间为59天,平均留置胃管时间10.1天。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行剖腹探查术需留置胃肠减压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透明敷贴固定胃管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行剖腹探查术需留置胃肠减压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固定胃管法[2],即清洁置胃管侧脸颊部皮肤待干,选择无菌透明敷贴(静脉留置针专用)对折裁剪成长5厘米,宽6厘米,胃管插入成功后将外露胃管置于同侧面颊,用裁剪好的透明敷贴紧贴患者鼻翼根部避开眼角及下唇部位采用高举平台法粘贴固定胃管于同侧面颊部。
对照组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即同法清洁皮肤,选择弹性柔棉宽胶带,剪下两条长宽均为3厘米的胶带,将其中一条对折,在对折线对侧距左右两边各1厘米处剪开1厘米,即剪后形成“工”字形,将“工”字形上横划贴于留置胃管侧的鼻翼,下横两端分别环形螺旋式包裹胃管并固定[3]。另一条弹性柔棉宽胶带将剩余胃管采用高举平台法置于同侧面颊部。两组患者均置于辐射台上,四肢均不约束。
1.3评价方法
1.3.1管道移位,凡胃管滑出≥5厘米,判定为移位。
1.3.2面颊皮肤改变,统计术后胃管留置期间面颊部皮肤改变的例数。敷贴揭除方法为掀起留置针贴膜的一角,拇指与食指捏住此角成0°向同侧轻拉,使空气进入贴膜与皮肤之间,贴膜和皮肤自然分离的方法,揭除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胶带时用两手交替法(一手压住患者的皮肤,一手取敷贴,两手交替),凡皮肤潮红,渗液,皮疹,水疱,均计为皮肤损伤。
1.3.3非计划拔管例数,统计胃管留置期间滑出过长,意外拔管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发生管道移位有3例;观察组采用透明敷贴胃管固定法发生管道移位有8例。
2.2对照组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发生非计划拔管率有2例;观察组采用透明敷贴胃管固定法发生非计划拔管率有6例。
2.3对照组采用“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发生固定处局部皮肤损伤共2例,其中固定处皮肤过敏0例,皮肤发红2例,皮肤破损0例。观察组采用透明敷贴胃管固定法发生固定处局部皮肤损伤共有8例。其中固定处皮肤过敏有3例,皮肤发红5例,皮肤破损0例;两组患儿胃管固定方法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有效的降低患儿非计划拔管及管道移位的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胃管固定法,由于鼻翼部未对胃管进行固定,患儿呼吸,近鼻翼处的胃管会随患儿呼吸而不断进出鼻腔,增加管道移位及非计划拔管的风险。观察组中的固定方法要求敷贴紧贴患者鼻翼根部粘贴,小儿皮脂腺分泌旺盛,新陈代谢产物多,鼻翼根部的敷贴容易起层松脱,近鼻翼处的胃管此时容易向鼻腔外滑出,增加了非计划拔管及管道移位的风险。对照组采用的胃管固定法对鼻翼处的胃管进行固定,胃管不会随患儿呼吸进出鼻腔,且工字型固定方法符合鼻部结构,固定牢固,从而加强了固定效果,保护了鼻部皮肤,粘着性棉布伸缩包有粘性高的优点,固定后不易脱落,由此降低了患儿非计划拔管及管道移位的风险。
3.2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敷贴材料的性质是导致皮肤过敏的最重要因素,敷贴中的粘胶,含有乳胶颗粒,是过敏物质有效成分,加之小儿皮肤特性,在微弱的物理性、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下,更易引起皮肤过敏及感染。且因为小儿皮肤娇嫩、表皮薄,易于脱落,皮肤屏障作用弱,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时易损伤。故在观察组中采用透明敷贴胃管固定法在揭除透明敷贴后患儿脸颊出现发红等皮肤改变的情况有明显增加,且短时间不能恢复。此法胃管固定面积有5cm,固定面积过宽,加之敷贴材料的性质易致敏,所以在固定处局部皮肤损伤指标中皮肤发红过敏现象有明显增加。而对照组中胃管固定所采用的材料是粘着性棉布伸缩包,具有透气性强、粘性高且容易清除、低致敏性等优点,胃管固定在脸颊中的面积只有3cm,固定面积较观察组窄,且粘贴的材料有低致敏的优点,所以在固定处局部皮肤损伤指标中皮肤发红过敏现象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
因此,“工字型”粘着性棉布伸缩包胃管固定法固定效果优于透明敷贴固定胃管法,降低了患儿非计划拔管及管道移位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皮肤发红过敏的现象,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证了患儿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邓金燕,左美玉,华锋凯,廖昌燕.巧用活结系于单侧鼻导管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2018(2):247-248.
[2]靖维维.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巧用于住暖箱新生儿胃管固定[J].全科护理,2014(18):1706-1706.
[3]赵晓雪,王者.改良版工字型胃管固定方法在小儿外科临床的运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47):48.
基金项目:2015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5shmszxl2020;
2015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回流灌肠功能裤的研发与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