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城张军波覃彩霞(湖北省宜城市中医医院湖北宜城441400)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以自拟溶栓通脉丸(组方:丹参、赤芍、当归、川芍、红花、桃仁、益母草、鸡血藤、穿山甲、地龙、黄茂、血竭等研沫制丸)治疗80例脑血栓患者与常规疗法对比。结果:自拟溶栓通脉丸与对照组两组总的治愈显效率分别为87.5%和46.7%;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自拟溶栓通脉丸具有扩管、降脂、溶栓通脉和消退斑块作用,而且能够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脑细胞,增加脑部供血量,进而从根本上逆转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
【关键词】自拟溶栓通脉丸对照治疗脑血栓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70-01
我院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传统、现代康复治疗手段的同时,加用自拟溶栓通脉丸(组方:丹参、赤芍、当归、川芍、红花、桃仁、益母草、鸡血藤、穿山甲、地龙、黄茂、血竭等研沫制丸)治疗脑血栓形成8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其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自拟溶栓通脉丸治疗观察组8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均做CT扫描,证实为脑血栓形成。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50-76岁,平均62岁;病程5d~16个月,平均2.3个月;既往发现高皿压病史者56例,有高脂血症病史者35例,有糖尿病史者12例,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者32例,肥胖者28例。依中医辨证均属中经络患者,参照文献分为4型:气滞血瘀型39例,气虚血瘀23例,肝阳上亢型17例,虚风内动型1例。
1.2对照组观察组62例:诊断标准与检查手段均同上组。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52-71岁,平均60岁;病程5d-14个月,平均2.2个月;既往发现高血压病史者43例,有高脂血病病史者22例,有糖尿病史者7例,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者25例,肥胖者15例。辨症分型4型病例依次为32例、18例、l1例和l例。
两组病例在病例构成、病程、病史、病情程度等方面均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均经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2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急性期均经常规脱水、扩管、降压等处理,待病情稳定尤其是血压稳定后即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同时引进传统、现代康复治疗手段如按摩、经气导频、良姿摆放等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治疗。此外停用与本病相关的其他同类药物。
2.1治疗组:自拟溶栓通脉丸口服,1日2次,分早晚服,每次8g,连续30d为一疗程,休息1~2d,继续下一疗程。服药期间出现便秘15例,口于舌燥22例,均经给服中草药菊花饮(菊花10g,通大海6g,有便秘者加生大黄4g)泡茶服,或中成药三黄片口服,必要时开塞露塞肛,以清除不良反应;无一例停药者。
2.2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口服,1日3次,每次4片;维脑路通片口服,1日3次,每次200mg。两药同用,疗程同上。
两组病例均连续观察2个疗程。治疗期结束后进行疗效统计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各项检查,采用X2检查进行统计学处理。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采用积分法,对患者的神志状态、语言表达、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自理程度等综合分析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治愈:经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积分大于24分;显效:神经系统评分进步10分以上;有效:评分进步4分以上;无效:评分进步不足4分;恶化:评分减少,病情加重或死亡。
3.2治疗结果:治疗组80例,治愈26例,占32.5%;显效44例,占55%;有效8例,占10%;无效2例,占2.5%。对照组62例,治愈11例,占17.7%;显效18例,占29%;有效23例,占37.1%;无效10例,占16.1%。两组总的治愈显效率分别为87.5%和46.7%;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
3.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作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上述检查项目变化不明显(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注:治疗组三项前后比较,①P<0.05;②③P<0.01。
3.4辨证分型的意义:治疗组对气滞血瘀型39例治愈18例(46.1%)、显效20例(51.2%)、有效1例(2.7%),愈显率97.3%,疗效最佳;对气虚血瘀型23例治愈6例(26%)、显效12例(52.2%)、有效5例(21.8%),愈显率782%.疗效亦令人满意:对肝阳上亢型17例治愈2例(11.7%)、显教12例(70.6%)、有效2例(11.7%)、无效1例(6%),愈显率82.3%,疗效次之;对虚风内动型1例无效,因病例太少,临床意义不甚明了。
4讨论
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是血管内膜局灶性粥样斑块形成,当内膜损伤破裂形成溃疡后,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等即粘附、聚集、沉着而形成血栓,病情发展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便出现缺血性中风发作。此理论与中医认为本病采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所致之学说不谋而舍。此时若能及时治疗,血栓脱落、破碎井随血液流走.血管再通,或侧枝循环建立,则缺血部位的脑组织血液循环可得以恢复,此点亦与中医益气行气、活血化瘀,复元通络方法相通。本文观察结果表明,自拟溶栓通脉丸具有扩管、降脂、溶栓通脉和消退斑块作用,而且能够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脑细胞,增加脑部供血量,进而从根本上逆转巾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